「食育」說的就是飲食教育,很多人會覺得「吃」是與生俱來的本能,不需要特別花心思學習,但食物從哪裡來、可以怎麼料理、有哪些營養和學習感恩惜福,都是包含在食育裡重要的環節,北醫營養學院副院長謝榮鴻說:「孩子們都有選擇健康的權利,但卻沒有能力。」
新世代的家長,特別重視孩子的教養,而且著重在「教」,而非養,像是會讓小孩學音樂或外語,甚至是程式語言,但小朋友的「健康語言」卻會被認為是本能,很少花心思去培養,忽略健康和營養也是需要從小去學習的。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孩子們有選擇健康的權利,卻沒有能力。」
謝榮鴻說,「很多人會認為『吃』是本能,不需要特別去學習,但因為台灣現在的環境處於『致胖、致病環境』,孩子會被食品的包裝、廣告或同儕的影響所吸引,無法辨識甚麼是自己需要的,或是對自己來說是健康的。」 像是台灣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手搖飲料、越來越蓬勃的外送、外食文化和在便利商店解決三餐的風氣,都潛藏著導致肥胖和疾病的原因,如果沒有讓孩子們擁有選擇健康食物的能力,可能在 30-40 歲正該在事業上好好發揮的時候,就要開始面臨慢性病。
「食育,從生活習慣開始培養。」
謝榮鴻站在家長角度說,講「教育」太沉重,只要從生活習慣開始培養,並以身作則陪伴孩子,就是最好的食育。 謝榮鴻也以自身經驗分享,家中有兩個女兒,從小家裡就不會給他們喝含糖飲料,等到孩子上高中之後,有一天打開冰箱發現好幾杯手搖飲,才知道她因為不喝飲料,但每天都會有來自社團或學長姊、學弟妹的飲料,不好意思拒絕又不喝就都帶回家,可見小時候培養的習慣已經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對飲食的選擇。
推廣「食育」計畫 點出孩童身材 M 型化問題
謝榮鴻參與多年的國健署及國教署計畫,指出觀察到的社會現象,「台灣孩童身高、體重 M 型化嚴重,都會區女性受媒體和明星影響,容易用節食等錯誤方式控制體重,導致體重過輕,而過重和肥胖的還是不在乎,或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成長法,讓性早熟、糖尿病年輕化的發生比例越來越高。」
每月 15 食物日 農委會推三要一不要
台灣推動食育、食農的進度落後早在 2005 通過《食育基本法》的日本,而在 107 年農委會推動每月 15 日為「食物日」,有「三要一不要」為施行重點,三要分別是「在地食材當季吃」、「揪人共食快樂吃」、「原型食物真好吃」;一不要則是「不要浪費食物適量吃」。 但畢竟政策的施行有一定的限度,也很難短時間改變整體環境,從家庭才能更貼近的影響孩子,從小不只要知道怎麼吃,對於食物的認識、飲食文化的了解,都需要家長陪伴孩子一起探索。
文/吳宜庭 圖/蘇鈺婷
參考資料
每月15食物日 落實全民食農教育
延伸閱讀
小時肥胖慢性疾病風險倍增!專家建議 9 大招控制孩子體重
營養師:一張表看懂學童缺哪些營養素,跟著「我的餐盤」聰明吃
宅在家 14 天小心孩子越來越胖!謝榮鴻教授營養4 大招、疫情期間也能吃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