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純母奶餵不到 1 個月 原因在這類食物吃太少

台灣媽咪哺乳期呈現 M 型化趨勢,最近一胎純母奶哺乳期間,比率最多者為 1 個月以下,佔 28.5%;其次為 1 年以上(同時給予輔助副食品),占 20.4%;至於哺乳期達 6 個月與 1 個月者,分別為 12.1%及 8.6%。

母乳是上天給寶寶最珍貴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新生兒哺乳期最好超過 6 個月以上,如何有效發奶、避免奶水不夠,成為哺育媽媽關心議題,醫師建議,哺乳期間應該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與乳製品,並適時補充發奶的營養補充品。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媽咪純母奶哺餵 1 個月以下占比將近三成

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蕭國明公布「媽咪哺乳習慣與營養攝取」結果,研究小組調查了 821 名家中至少有一位兒童的媽咪哺乳情況、習慣與營養攝取等資料。

結果發現,不同世代的媽咪改善發奶的習慣也不太一樣,40 歲世代媽咪著重飲食的調理,30 歲世代則明顯著重營養補充,而 20 歲世代則沒有明顯偏好。

調查進一步發現,在所有受訪者中,選擇以飲食作為幫助發奶的比例最重,其次是營養補充品。就年齡層分析,72.84%的 40 歲世代選擇以日常飲食來幫助發奶,至於 30 歲世代媽媽則較常選擇營養補充品。

蕭國明醫師強調,如果奶量充足,寶寶 6 個月後搭配副食品,就能將哺乳期間延長至一年或以上。

調查也發現,台灣媽咪哺乳期呈現 M 型化趨勢,詢問受訪者最近一胎純母奶哺乳期間,比率最多者為 1 個月以下,佔 28.5%。其次為 1 年以上(同時給予輔助副食品),占 20.4%,至於哺乳期達 6 個月與 1 個月者,分別為 12.1%及 8.6%。

奶蛋魚肉類及乳製品與哺乳期長短有相關性

調查顯示,哺乳期時間的長短,與媽咪是否攝取足夠的奶、蛋、魚、肉類與乳製品有著正向相關性。如以年齡層分析,35 歲以上媽咪的哺育率最低,無論是否輔以配方奶。

李尉禎營養師建議,媽咪在哺乳期間參考「媽咪樂哺.營養三原則」,以營養均衡、額外補充、水分充足等方向,減輕飽受泌乳困擾的媽咪面臨缺乳的壓力與無奈。

李尉禎營養師說,「絕大多數媽媽仍營養不均」,調查發現,營養攝取不足情況超過七成,整體來說,能夠均勻攝取魚、肉、蛋、豆類及全榖根莖類等食物的哺育媽媽還不到一成。

國健署建議孕哺期的媽咪,六大飲食應該均衡攝取,每天蔬菜 3~5 份、水果 2~4 份、全榖雜糧類 2.5~4.5 碗、豆魚蛋肉 4~7.5 份、乳製品 1.5 杯、油脂與堅果類 3~6 茶匙以及 1 份堅果種子。

李尉禎營養師表示,部分媽咪擔心乳量不足,或不小心吃到「退奶」食物,建議選擇植物性、低熱量的發奶營養補充劑,例如,歐美累積眾多醫學研究的「葫蘆巴滴劑」,不須預熱、沖泡,補充方便。

文/媽媽寶寶編輯部 圖/蘇鈺婷

※ 本文由 mombaby 媽媽寶寶授權,原文出自於「媽咪純母奶餵不到 1 個月.原因在這類食物吃太少」

延伸閱讀
媽咪母乳營養素有多豐富?「科學哺乳」幫寶寶守住關鍵體質

懷孕、哺乳怎麼補鈣?營養師 5 大食物推薦
寶寶喝夠、媽媽也輕鬆!2 大追奶密技一定要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