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冬天冷颼颼、夏天又太熱,在戶外空間遊戲,可能會被冷風吹或大太陽曝曬,但只要在有屋簷的空間玩樂,卻又會被師長提醒不能在室內奔跑,導致孩子們不僅缺乏玩樂的時間,也苦於找不到溫度適宜,可以遊戲的空間。專家提醒,季節帶來的溫度變化,也與兒童遊戲權息息相關。
最近剛進入冬天,終於脫離了炎夏與秋老虎帶來的酷熱,但緊接著而來的卻是陰雨綿綿的天氣,彷彿四季都沒有適合孩子在遊樂場玩樂的時機。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理事長張雅琳指出,透過調查發現,現在的孩子不僅沒有時間出去玩樂,即便能去遊戲場,也會因過熱天氣或下雨而影響意願。
冬天容易下雨不能遊戲,夏天則是太熱不願出去
冬天容易下雨,水會直接沾溼孩子的衣服褲子,而過熱則有中暑的風險。台灣的公園究竟有多熱?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徐祥誠指出,他們曾在 7/9 實地調查兒童遊戲場的地表溫度,發現即便有綠植,敦化公園、仁愛公園等處在早上 10 點的溫度,仍是超過 35℃以上。
比起低溫,高溫對兒童的影響還是較大,徐祥誠提醒,尤其今年夏季,18 歲以下受到熱傷害危害的孩子比往年更多,人數有增加趨勢。孩子代謝能力仍未發展成熟,作為相對脆弱的族群,更容易受到高溫的危害。
但孩子們能夠遊戲的空間,卻屬於都市的高溫區。徐祥誠說明,以台北市為例,近半(46%,共 443 座)兒童遊戲場高於全市平均溫度,熱傷害的風險等級,不是危險,就是要格外注意。他強調,「兒童玩耍不應暴露在太熱的風險下。」
專家呼籲兒童遊戲場應多裝遮蔽或戲水等設施
這也代表,孩子在校即便有兒童遊戲場可使用,也會因會天氣、溫度或季節等因素而影響意願。然而有屋簷遮擋住曝曬或雨滴的地方,孩子卻不能玩耍。兒童代表提到,大家都需要奔跑的遊戲,但如果在操場或遊戲場,沒有屋簷就會不方便,假如在穿堂卻會被責怪太危險。
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今年才公布,因應氣候與環境的變化,地球越來越熱,會影響兒童進行戶外活動和與自然環境互動的權益。政府應採取積極作為,增加遮蔽、戲水等措施,既能降溫也能讓孩子不會因冬天下雨而不能玩耍,如此才能確保兒童享有充分的戶外遊戲權。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下課時間也在寫作業!兒科醫:填鴨生活恐釀身心壓力,歸還兒童遊戲權可促進多種能力發展
9 成民眾曾在外看到家長打小孩!兒盟公開「常發生家暴的公共場合排行榜」,百貨公司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