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能「細緻區辨」自己情緒嗎? 4 方法幫助孩子練習降低憂鬱風險

20230904_孩子能「細緻區辨」自己情緒嗎?-4-方法幫助孩子練習,降低憂鬱風險

新學期已經展開,有些孩子會覺得好煩、好討厭,甚至抗拒上學或出現焦慮?父母或是師長可以試著從談話中觀察孩子的狀況,並引導他們「細緻區辨」自己的負面感受,幫助他們適應新的學習階段與挑戰。

根據一項發表於《情緒》期刊的研究指出,能夠精確而細緻 區辨自己負面情緒的青少年,比不能區辨自己負面情緒的同齡人,較不容易罹患憂鬱症。

這個由羅徹斯特大學學者所做的研究發現,不善於區辨並標示負面情緒的青少年,例如使用籠統詞語如「我覺得很糟」這類表達者,經歷壓力事件後更容易出現憂鬱症狀。

相反的,能夠區辨並標示負面情緒者,像是「我感到惱火」、「我感到沮喪」、「我感到很羞恥」等句子描述自己情緒者,更善於管理壓力導致的情緒和行為後果,進而降低負面情緒隨時間惡化成憂鬱症的可能性。此研究結果證實,增加「負面情緒」區辨的能力,能夠減緩壓力所造成的憂鬱情緒。

家長當教導孩子增加「負面情緒」區辨的能力,知道情緒背後真正要因應的問題是什麼,就有助於減緩壓力所造成的憂鬱情緒。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學習區辨「哪裡危險」看清險境 有助於減緩壓力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主治醫師陳質采說明,不開心、難過的負面情緒,大家通常都不想碰觸,但如果將負面情緒看成是一座危險但必須要穿越的森林,我們就需要先辨別這座森林哪裡危險、哪裡不那麼危險,看清楚這個險境才能夠幫助自己順利穿越。如同上述研究結果,增加「負面情緒」區辨的能力,能夠先覺察、理解自己,知道情緒背後真正要因應的問題是什麼,就有助於減緩壓力所造成的憂鬱情緒。

有些人分手時可能會為自己找很多分手理由,但不管是什麼原因,如果能認清對方就是不再愛自己,能夠細分、看清現實狀況和自己所在意的,就不會陷入低潮而無法有效因應,也不會把力氣耗在那裡,減低負面情緒隨時間惡化成憂鬱症的可能性。

陳質采提醒,若心情已經糟糕到什麼事都不想做,沒法再分辨及管理自己的情緒,且影響到生活,就需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引導青少年練習區辨負面感受 降低罹患憂鬱症風險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情緒能傳達很多的訊息,包含我們的動機、情感以及對威脅經驗的評估,能夠整合並充分了解惱怒、尷尬、不舒服等負面感覺,就能幫助我們找出應對的方式。

父母或師長可找機會引導青少年學習、練習區辨負面感受,試著從以下幾點著手:

  1. 同理心:了解、體會青少年可能經歷的憤怒與任何混亂情緒。
  2. 願意說出:引導青少年願意敘述,從中協助釐清真正讓他們困擾的癥結點。
  3. 區辨情緒:協助他們了解真實感受及情緒背後隱藏的訊息,例如表現出無所謂是因為感到無力、憤怒其實是對事物不 滿、恐懼反應的是內心的不安等。
  4. 多次練習:鼓勵青少年練習,有助於他們遭遇困擾時能從中檢視,加速找到讓自己感覺變好的因應方法。

葉雅馨提醒,青少年罹患憂鬱症在一生中可能會反覆地發作,對他們造成人際與情感問題、學習力下降、藥物濫用等影響,幫助青少年學習區辨憂鬱情緒的波動,有助於他們積極面對壓力,減緩負面情緒可能造成的身心影響,也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文/賴以玲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主治醫師陳質采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

延伸閱讀
兒童也有憂鬱傾向!專家提醒 4 種情形是警訊
親子間常「談心說愛」嗎?4 個正向溝通技巧 化解家長和孩子談感情問題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