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壞,只是需要更多關注!家長須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動機,卸除小霸王的外衣

孩子的霸王行為,來自各種原因交織而成,包括缺乏安全感,沒自信,自卑也可能是內心感到孤單無聊,又或者受挫,自我放棄,甚至是環境壓力。 家長需進一步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動機,才能對症處理。

父母擔心孩子有小霸王的行為,沒有同理心,只會無理取鬧。其實會有這些行為,可能只是孩子的認知能力尚未成熟。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行為背後卻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家長需進一步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動機,才能對症下藥。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學齡前  學習過程可能不會一次到位 

進入團體中,孩子開始慢慢區分人我的需求,但社會化的過程會起起伏伏,並不會經驗一次就立刻學習到,常讓家長或老師覺得,「上次不是講過了,怎麼又這樣了」。 

其實,父母應該把孩子犯的錯誤視為「成長的必經過程」,是一種練習而不是結果。 

「家長可以把時間拉長來看,大方向是往好的趨勢走就可以,」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蔡百祥提醒,「中間有震盪都是很正常的,不用拘泥每一次孩子都要做到。」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陳富美也談到,「講不聽,是因為告知的效力是比較弱的。」 

「即使透過講故事、繪本告訴孩子要排隊、等待,雖然是引導的方式之一,然而,家長卻往往覺得不太有用,」陳富美解釋,「問題正是出在不論父母或繪本怎麼告誡,孩子們仍然無法理解為什麼需要這麼做?必須透過真實感受的經驗,才有辦法內化。」 

大人先緩緩 給孩子時間學習 

成人在開口告訴孩子怎麼做之前,盡量先『停』、『看』、『聽』,停止立刻介入直接命令孩子該怎麼做,用眼睛觀察、用耳朵聽聽看孩子會如何解決。 

例如在團體中為什麼一定要把拿到的玩具分給別人玩?自己玩就可以獨佔盡情享受玩具,但漸漸地,孩子也許會發現,和大家一起玩可以產生更多的玩法,這是一個人沒辦法做到的。 

陳富美強調,「這些矛盾衝突,都會促使孩子思考,做出選擇,因此長出能力。」 

陳富美非常建議家長或老師在時間或情況允許下,暫時先等一等,當孩子們有衝突但不嚴重時,成人不要立刻調停,「太多時候成人急著告訴孩子怎麼做,孩子缺少理解認知的過程。」 

因為即使孩子這一刻照做了,但也不代表懂了,又往往會在其他類似事情上又犯同樣錯誤,因此,不只依靠規範,透過經驗思考理解為什麼,才能內化成為長久的行為依據。 

當孩子不願意排隊,就會引起其他同學生氣,可能指責他「不公平」、「我排很久,為什麼你可一直插隊」,藉由孩子們之間的互動,讓孩子理解這些行為的必要性, 

假使父母必須制止孩子行為,除了給予規則,同時應該告訴孩子「為什麼你不能這麼做的理由」。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可以讓孩子練習,不是所有需求都以孩子為優先。 

例如孩子很任性地堅持一定要繼續玩,父母可以簡單地告訴孩子必須離開的原因,「我知道你現在積木蓋到一半,還想繼續完成,但現在不出門我就趕不上公車,上班要遲到了」,讓孩子在生活中很自然而然習慣也了解,爸媽和自己的需求不同。 

因為需求不同,必須溝通協商,爸媽可以提出替代方案,「我現在真的來不及,今天回家給你多二十分鐘完成你的城堡」,協商溝通是雙向的,除了爸媽給出選擇,也可以讓孩子提出方案,看看父母是否接受。 

陳富美強調,「不要認為孩子做不到,其實他們從反覆的練習中,經常可以做得很好。」 

小學階段 滿足孩子需求關注的心情

一般來說,到了國小低年級後,多數孩子就漸漸發展具備出基本的人際相處能力,也就是能理解彼此差異、同理別人感受,然而,如果孩子依舊我行我素,不管其他人感受,這時不再是「不知道」,往往是「不想做」。 

這些不顧他人感受的行為,家長或老師口中的「作怪」,更多的是向權威挑戰,由於家長擔心以後變成問題少年,祭出更強力的約束、更嚴厲的懲罰,然而,往往都不會有太好的效果,甚至讓情況可能更加惡化。 

陳富美解釋孩子的脫序行為,其實有幾個層次: 

1. 尋求關注:透過大人眼中覺得「脫序」的行為,讓自己被看到,不正向的行為反而會讓自己被看到,如果家長持續在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才注意到他,等於強化孩子的負面行為。 

2. 爭取權力:隨著孩子成長,會想要更多的自主權,透過一些和父母唱反調的行為,展現自主權。 

3. 報復:我知道,但我故意不要做,就是要唱反調,這往往會讓父母感到非常受傷。 

到了報復階段,更嚴厲的責罵處罰,都會讓孩子覺得「反正我就是壞」,開始自暴自棄,朝更糟糕的方向前進,因此,必須打破這個惡性循環。 

「關注,是人類僅次於吃飯睡覺生理需求外,最大的需求,」陳富美強調,扭轉孩子因為負面行為讓自己被看到,父母應該改以提供正向關注,以「小小的行為,大大的鼓勵」的方式,讚美孩子的優點,即使稱讚的事和孩子的霸王行為不相關也無妨。 

當孩子需求關注的心情得到滿足後,就不會想以負面其行為吸引目光,逐漸能自我肯定、自我喜歡,負面行為也就會慢慢減少。 

「當孩子有不適當的行為,並非不能處罰,負向行為的阻止和正向行為的鼓勵要並行,」陳富美提醒,「只是兩者不能失衡,關鍵在於,鼓勵要多過於處罰。」 

「孩子這些行為展現其實都只是結果,代表著他們面對外界的態度及想法,」陳富美強調,除了調整孩子行為,家長更應該聚焦在,導致孩子這些行為的情緒和原因。 

孩子的霸王行為,來自各種原因交織而成,包括缺乏安全感,沒自信,自卑也可能是內心感到孤單無聊,又或者受挫,自我放棄,甚至是環境壓力。 

「很多在父母談離婚階段的家庭中,孩子都特別的作怪,尋求被關注,就是受到環境壓力,」蔡百祥舉例,「有些被欺負的孩子,也會出現霸道行為,成為強悍的一方,能控制和支配他人行為,以緩解內心的不安和恐懼,讓自己不再受到欺負。」 

先從關注孩子的正向行為開始,讓親子關係不再緊繃,並進一步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動機,才能對症下藥,卸除孩子小霸王的外衣。 

文/未來Family 圖/孫沛群

※本文由未來Family授權,原文出自孩子不是壞,只是需要更多關注!家長須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動機,卸除小霸王的外衣

延伸閱讀
別當公園、遊樂場裡的小霸王!親子共讀來教孩子「溜滑梯是誰的」
我家有個小霸王?專家指出:孩子可能不是故意的,只是認知能力尚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