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圍爐是培養珍惜感恩的時刻!從小建立「好的」家庭吃飯文化

新年快到了,全家團聚圍爐的時候,不只是團聚,也是培養珍惜、感恩的時候。讓孩子知道,每一頓飯都是不容易的,學會珍惜每一碗飯、感恩煮飯的人;這樣長大後,不會浪費東西,也能培養好的吃飯禮儀。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親子共餐,是家人一起吃飯

有時候,對於總是不肯乖乖吃飯的孩子,爸爸媽媽會不小心脫口而出「我陪你吃飯很累欸!」但其實吃飯本來就是「家人們一起吃飯」,而不是「誰陪誰」。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曾表示,親子共餐對孩子的飲食行為發展及體重控制有重要影響。2011年有研究顯示,如果每週至少3 次與家人共餐,則孩子可減少12%過重的風險、減少35%暴飲暴食行為、減少20%吃到不健康食物的機會,以及有24%的機會吃更健康的食物。

一起吃飯的時候,少滑手機吧!跟孩子聊聊天,每天一頓飯的時間,一定會看到孩子的改變。

別讓孩子飯吃太久,但千萬不要責備或盯梢

專心吃飯固然重要,但大人們也應該要自己「專心吃飯」,而不是盯著孩子,時不時催促「飯吃完了沒?」「吃快一點!時間都不夠了!」「今天又吃這麼慢?」

飯吃太久的確對孩子的消化不太好,可以設定一個時間,比如40分鐘要吃完飯,沒吃完就收走。但不用責備孩子,就說「吃飯時間已經結束了,如果還餓的話,可以吃水果,睡前可以喝一杯牛奶」之類的。

當孩子養成固定時間吃東西的習慣,漸漸食量就會培養起來,慢慢就會越吃越多了。同時也可以戒掉孩子不吃正餐、吃零食的習慣。

家人一起吃飯時,多一點感恩

在餐桌上一起吃飯,同時關心孩子今天的身體狀況、心情,稱讚菜做的很好吃、感謝做飯的人,可以增加孩子與家人之間的親密感。孩子會發現,吃飯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而且大家都會互相感謝、氣氛很好很溫馨。

同時,研究也發現,在快樂的共餐環境下,孩子的人際關係、適應力、生長力、感性與決心等發展都能顯著提升。

用「吃飯」的時候,讓孩子感受到「愛」吧,吃飯是一件充滿愛的事情。心裡有愛的孩子,也能同理別人,長大之後也會尊重「吃飯」這件事。

文/盧映慈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過年出外拜訪,孩子卻很不聽話?出門前該教的「應對禮貌」
親戚稱謂大全!舅舅的小孩是我的誰?姑婆的小孩我該叫什麼?
保母年終、三節應該怎麼給?4 要點讓你送禮不失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