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問孩子「長大想做什麼」,問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別問孩子「長大想做什麼」,問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們很喜歡問孩子「長大後想做什麼」,希望孩子可以說出醫師、律師、工程師、老師,或是消防員、警察這一類的答案,然而現在世界變動非常快速,世界上的職業也在不停的更換,很多職業是我們現在所無法想像的,所以讓孩子朝著這樣的目標前進,反而會限縮了他們的成長,使他們無法面對快速變化的世界。

然而,即使職業再怎麼樣變動,人的「性格」還是能決定一生的命運。如果能擁有自己也喜歡的性格,相信無論做什麼都能有很好的發展。

想想看,父母們是不是很喜歡跟孩子說,「誠實為上策」、「正直很重要」、「要有同理心」這些箴言嗎?但為什麼面對孩子的未來時,不能讓孩子回答這樣的答案呢?

「長大想做什麼」是個陷阱

爸媽們自己回想一下,小時候的作文寫到「我的志願」,自己現在實現了多少當時的志願?如果把小時候的志願當成「成功」的唯一標準,那現在很多人都是失敗者;然而,爸媽們現在不是也在自己的崗位上,完成了很多以前想像不到的事情嗎?當孩子還沒有完整探索這個世界的時候,就讓孩子立下自己一生的「志願」,或是未來「想做的事」,反而常常是跟現實脫節的。

孩子們不一定跟自己「想像中」可以做的事情一樣,比如小時候說想當消防員的人,可能很怕火,或是皮膚敏感不適合進火場,那孩子是不是就失敗了?想當工程師的人,結果對數理一點興趣也沒有,反而喜歡文學或藝術,就要因為自己沒有數理天賦而感到悲傷嗎?想當畫家的人,結果發現自己根本無法靠畫畫溫飽,這個職業還能維持熱情嗎?

而大人們的職業,也可能會限制孩子對未來的想像,比如醫生世家、老師世家,讓孩子以為自己也只能當醫生或是老師,但如果他的性格根本不適合這兩份職業呢?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但,世界再怎麼樣變動,人性幾千年來都非常類似,問問孩子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比去設想一個未來可能會消失的職業還來得實際。

孩子想成為善良的人、正直的人、優秀的人、大英雄、有錢人、能改變世界的人,這些答案都可以,爸媽們可以再進一步去問孩子:「為什麼?為什麼你想成為這樣的人?你想要得到什麼?」比如想要改變世界的孩子,可以問問他為什麼想要改變世界?是覺得世界哪裡需要改變?他想要怎麼改變?

或許,他可能就是下一個賈伯斯,下一個德蕾莎修女,或是下一個總統,甚至只是一個默默無名的人,但他幫助了很多人,也改變了世界,而且他很快樂。 你想要孩子變得快樂嗎?

文/盧映慈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學齡前小孩一崩潰就大哭大鬧!心理師:4 步驟讓彼此冷靜下來
如何教會小小孩正常社交?按照語言發展 5 階段,引導孩子跟他人相處
手足之間的爭吵如何處理?小孩打鬧爭執,大人該這樣排解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