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亂 VS 獎勵 想小朋友更聰明,家長有一件事不宜做!

很多父母都「信奉」獎罰分明的教養方法,利用獎勵的方式令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不過有研究指出,小朋友其實喜歡「搗亂」多於物質的獎勵,而且搗亂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家中愈被搗亂,孩子可能愈是聰明!

不少家長都會為小朋友訂立不同的獎勵計劃,以增加他們培養好行為的動力。不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近日發表的研究發現,小朋友其實更願意為了探索新地方而冒著受罰的風險,多於接受獎勵。研究人員指,孩子有自己一套探索的系統,而且不會錯過發掘新事物的機會。家長如果覺得小朋友「頑皮」、「好難教」,需了解他們正在探索,家中愈亂,孩子隨時愈聰明。

研究邀請了 34 位成人和 32 位 4 歲的小朋友,研究人員用電腦向他們展示 4 種不同的外星生物,參加者點擊任何一個外星生物都可獲得指定數量的虛擬糖果做獎勵。當中只有一個外星生物的虛擬糖果獎勵是最多,每次點擊有 10 粒,而其他只有 1 至 3 粒。而小朋友在 100 次點擊後,可以用獲得虛擬糖果數量一樣的貼紙。

實驗顯示,成人在短時間之內已分析出獲得最多獎勵的外星生物,在 86% 時間都選擇點擊那個圖案。不過,小朋友組別則只有 43% 時間選擇獎勵最多的外星生物,而大部分小朋友得知那一個外星生物可以獲得最多糖果時,仍然會想點擊其他外星生物,以發掘其他未知的結果。

我們或者以為小朋友是分析能力不足,而無法判定最佳做法。但是,研究人員透過觀察,認為小朋友都有自己一套的探索系統,不但會檢查每個外星生物的獎勵數量,還會重複點擊來看看是否有不同的結果。研究反映新事物的吸引程度超出已知的獎勵。

研究人員認為,大人常形容小朋友「頑皮」、「不聽話」,是因為成人無法理解小朋友的世界,以及他們獨特的探索學習系統,而不能接受小朋友常常翻開家中的櫃子和玩具。他們建議,即使父母不完全理解,也應該讓小朋友在安全的環境下,發揮好奇心探索新事物。

另外,專家亦認為,0 至 2 歲的小朋友喜歡用口和手去探索周邊的事物,因此常看到幼兒咬東西和周圍觸摸物件。這些行為都可以刺激大腦,激發他們探索的欲望,幫助認知,以及肌肉的發展。父母不宜常為小朋友「搗亂」而生氣,因為他們愈探索,將來愈聰明。

*撰文 / 王淑君,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親子」。

延伸閱讀

教養專家分享 5 種讚美方式 幫助孩子正向成長

「懲罰」、「責罵」 都沒用! 教養關鍵 1 招讓孩子學會自行承擔後果

玩具不肯借、擔心小孩太小氣?專家教孩子熱衷「分享」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