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要吃藥總讓家長手足無措,用上貼紙大法、好言哄勸,吃了之後卻又馬上吐出來該如何是好?要再補吃一次嗎?這裡列出5個兒童用藥的常見問題,讓家長面對生病的寶寶,不再一個頭兩個大!

5 個兒童用藥常見問題
問題一:藥能不能都存放在冰箱?
不同藥品的存儲要求不一樣,有的要陰涼冷藏,有的需要避開陽光。冰箱裡曬不到太陽、陰涼、溫度低,看似很適合用於儲放藥物。事實上,冰箱並不是萬能的。除特定要求冷藏的藥,多數藥不適合放進去。
儲放糖漿的風險:冰在冰箱糖漿有可能分層,水浮到上面,有效成分沉到下面。即使回溫,有些成分仍無法重新均勻溶解,導致喝藥時成分不均,療效受影響。此外,開封糖漿置於冰箱內,易因潮濕而發霉、滋生細菌。
儲放粉劑、顆粒的風險:若已開封,置於潮濕環境,容易因濕氣結塊、影響藥物的正常療效。
問題二: 開封後的藥物能放多久?
藥品的保質期是指拆封前,未拆封藥品的品質和藥效保證的時間。藥物一旦拆封,可使用時間一定會縮水。已開封的液體製劑,若沒有特別說明,原液可以保存2週左右;若稀釋過,可保存1週左右。若藥品說明書註明開封後可以服用的時間,則以說明書為準。一旦超時,請銷毀。而顆粒劑、粉劑一旦開封,便易容易受潮,開封後最好2~3日內服用完畢。
問題三: 吞不下去的膠囊,可以剝開吃嗎?
一般小兒科在開藥時,就會考慮兒童年紀,避開膠囊用藥,不過如果父母是去藥局買成藥的話,就會遇到這個問題。從年齡段來說,5歲以下的兒童,不要直接給較大的片劑或膠囊,這可能導致窒息,不建議直接服用。實在沒有替代劑型、非得用,能不能去剝開吃,要分情況對待。
家長有兩個管道來了解藥丸是否可以剝開吃:一是看說明書,如果註明「不能打開、不能嚼碎,建議整粒吞服」等,那只好好死心。非要打開的話,建議換藥。第二個方法是諮詢藥師。
問題四: 吃藥時間到了,孩子睡得好好的,要不要叫醒吃藥?
兒童用藥,多數情況下是對症治療。如發燒用退燒藥、流涕用感冒藥。這些藥物旨在緩解不適。若孩子睡得好好的,不用擔心錯過一頓。不過,若像是抗生素則需要定時服用,若不能均勻分佈用藥,擅自斷藥可能會產生抗藥性。
問題五: 吃藥又吐出來了,要補吃嗎?
一般不建議飯後馬上用藥。可以諮詢藥師後,把吃藥的時間安排在飯前或是飯後一段時間後服用。有些藥物空腹服用後,噁心嘔吐等胃腸道不良反應明顯,要在藥師指導下,調整用藥時間。若餵藥1小時以後吐,一般不用補服。但仍需要以說明書與藥師指示為主。
文章內容來源:孩子吃藥吐了要不要補吃?5個兒童用藥問題大解惑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孩子起床就打噴嚏!5招預防換季過敏
病毒性腸胃炎嚴重恐致命?孩子送醫4時機
學齡兒童還會尿床?5情況確認有無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