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2~3 歲時,進入俗稱的「第一個成長叛逆期」,常將「不要、不要」掛在嘴邊,令許多爸媽頭大不已。好話說盡、招數使盡之後,不得不動用懲罰,期待孩子因此變得聽話、乖順。
我們家雙寶目前 2 歲 7 個月,很幸運的是目前挺少因為孩子各種唱反調的行為氣到跳腳。即使有覺得很受不了的時候,也會抱著破關的心情,在調整了態度與做法之後,他們的行為往往就會恢復穩定。
面對孩子的「不要、不要」,書籍和網路上提供很多方式,我整理出自己覺得最受用的「四要」,分享給大家。
1. 要 「理解發展」
艾瑞克森的「發展階段論」提到,人的一生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危機或任務有待解決。孩子 1.5~3 歲已經不想完全依賴他人,希望自己有獨立完成事情的能力。此階段的任務如果解決,可以建立孩子的「獨立自主」,反之,孩子將會對自己「羞愧懷疑」,進而影響往後的人生。
在理解孩子的成長發展之後,我們就會明白,這一切只是必經的階段。並且,所謂的「乖順」、「聽話」,都是不切實際的期待。因為理解,所以我們會修正期待,也有了更多包容。當孩子唱反調的時候,雖然難免偶爾覺得煩躁、氣惱,但更多時候,為了建立孩子的「獨立自主」,我們可以提醒自己更加幽默從容以對,可以給予多點彈性與自主空間。
2. 要「打破慣性」
不希望孩子總是將「不要、不要」掛在嘴巴上,然而身為爸媽的我們不妨回想一下,自己是否常常「不要、不要」呢?「不要碰」、「不要吵鬧」、「不要打人」、「不要拖拖拉拉」⋯⋯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老師就是爸媽,所有我們說過的話,都會成為他們學習的模板。可見,我們必須從自身的語言慣性開始改變。
?「不要碰!」 ➡️「請你用看的就好。」(肯定句)、「你的手要放在哪裡呢?」(疑問句)
?「不要吵鬧!」 ➡️「請你小聲一點。」(肯定句)、「這裡適合大聲還是小聲呢?」(疑問句)
?「不要打人!」 ➡️「請你輕輕的,或是用講的。」(肯定句)、「你可以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呢?」(疑問句)
?「不要拖拖拉拉!」 ➡️「請你在時間之內完成。」(肯定句)、「你覺得自己還需要多少時間呢?」(疑問句)
當然,生活中很難完全避免「不要」這個詞,當我講出口之後,我會記得補充另外的肯定句或疑問句,而非一味禁止。因此,我記得很深刻,雖然他們 1 歲 8 個月進入語言爆發期,但直到 2 歲前夕,兩人才第一次說出完整的「不要」。
再加上,我們有另外教他們婉拒時可以說「不用,謝謝。」,因此目前「不要、不要」的頻率仍在我們認為的正常範圍。
3. 要「善用對話」
當孩子一再唱反調或者固執己見,絕對是最考驗爸媽的時候。然而,如果善用「薩提爾模式」的對話,勤加練習,我們會發現一次次更容易與孩子貼近,親子關係不必拔河甚至對立,便能得到更圓滿的結果。(延伸閱讀:「聽核心」──最實用的對話工具)
4. 要「兩個選擇」
如果孩子無法在對話中釐清自己的期待,或是大人受限於時間、情緒、環境等因素,無法再進行對話,那麼,我們可以給予兩個選擇。
按照正向教養所提的「邏輯後果」,這兩個選擇中不應有「偽裝成懲罰的選項」,必須滿足四大條件:相關、尊重、合理、事前告知。
假設孩子吃飯不專心,一直玩食物,眼看已經超過平常時間很多⋯⋯
?「你現在要好好吃飯,還是等一下都沒得玩?」?不相關
?「你要吃飯,還是要吃竹筍炒肉絲?」?不尊重
?「你現在要吃飯,還是下一餐沒得吃?」?不合理
?「你不好好吃飯,那就不要吃,下來!」?沒有事前告知
這些看似家常的引導,其實都不能真正讓孩子學會「自我負責」。我們會給予的兩個選擇是:「你想要繼續吃飯,還是你吃飽了要下餐桌呢?」經過提問,他可以自主決定吃與不吃,而吃與不吃的結果他都要自己承擔。
不論任何情況,這兩個選擇一定要是大人都能夠接受的,免得自打嘴巴。更重要的是,對孩子而言,都不帶任何羞辱與委屈。有時候,孩子也會陷入什麼都不選、什麼都不要的困境中。既然如此,就等於他放棄了選擇的權利,這時,大人就要視情境為他做適合的選擇。
起初,孩子或許會因此產生不少情緒,但我們的「溫和堅定」,便是他們學會自我負責的最佳助力。
文/芳瑜(我們不只是老師)
圖/蘇鈺婷
※ 本文授權自我們不只是老師。
延伸閱讀
教養專家分享 5 種讚美方式 幫助孩子正向成長
孩子又歡又難教?專給爸媽的call-in教養專線服務、求助專線
父母的一句話,影響孩子的一生!用好話教養出良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