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早療通報數去年創新高!7 成慢飛家庭現況:缺乏協助、難獲親友支持與後援

20230628_近年幼兒發展遲緩通報量攀升 部分家庭面臨困境 難獲親友與環境支援

隨著早期療育的觀念普及,也越來越多家長正視孩童發展上的困境,近年幼兒發展遲緩通報量連年攀升,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22 年超過 3 萬名幼兒通報,進入早療體系。雖然家長願意積極投入,但過程中依然遇到許多困難,比如社會支持不足、曾遭他人異樣眼光看待等。

雖然近年早療通報數持續增加,但衛生福利部「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人數」顯示,2022 年 0 至 6 歲的幼童中接受早療服務的人數僅有 2 萬 93 人,此數字也不及實際通報發展遲緩的個案數,且佔 0 至 6 歲人口數的 1.65%,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預估兒童發展遲緩發生率(6 至 8%),間接代表有早期療育需求的兒童等待被發現、服務介入。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早療家庭遇到 3 種困境

家扶基金會透過實務觀察早期療育的成效與困境,仔細爬梳後發現早療家庭普遍仍會遇到困難。最新《照顧者參與幼兒早期療育服務經驗與看法》調查發現,高達 8 成照顧者積極投入孩子的發展與早療過程,但付出所有陪伴的他們,有部分家庭面臨 3 種困境。

  • 困境一:為了陪伴孩子,需放棄自己的計畫與安排(45.7%),其中超過四成曾因此離開原職場。
  • 困境二:照顧孩子的過程,難獲家人及親友的支持與後援(31.5%)。
  • 困境三:在公共空間活動時,難得到環境與設備的幫忙。(65.1%)

早療孩子依然需擁有社會互動和學習融入社會生活的機會,但調查發現,部分早療家庭難獲協助,甚至近 3 成(28.3%)的照顧者與孩子,曾被異樣眼光看待;近 2 成(18.8%)曾因孩子的特質被民眾責怪,或被其他小朋友嘲笑(17.1%)。

社會與政府支持措施仍需加強

5 歲的巫魚子(化名)曾接受早療,他的爸爸分享,孩子因在家扶發展學園早療進步良好,在轉銜及尋找一般幼兒園時,曾遇過學校知道孩子曾接受早療後,但卻覺得校方嘗試以各種說法,讓他們知難而退,多虧社工協助向特教中心反映與爭取,巫魚子才能進入友善園所就讀。

調查也進一步交叉分析,發現這群家長同時有感於政府缺乏正式資源的支持,主要照顧者在早期療育路上支持網絡不足,只能獨自面對與負荷照顧壓力。巫魚子媽媽舉例,早療家長的補助資訊,很多都是透過自己找或問社工知道的,希望可有更整合的資訊。

因此早療家庭認為,政府資源仍有改善之處,比如教育宣導社會大眾認識和尊重早療幼兒、早療與照顧補助等,期待未來能慢慢改善。另一位參與早療服務的家長提到,有些小朋友可能是因不理解而感到害怕,但好好說明孩子的眼睛是生病的關係和大家不同後,身邊的人大多能了解、接納與尊重。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期盼,每人都能透過認識,漸漸發展出理解、接納與尊重的心,並以友善與包容的態度行動,政府則需安置相關支持性的措施,希望種種方式,能陪伴慢飛天使繼續往前邁進自己的一大步。

文/陳韋彤 圖/孫沛群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