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要 10 分鐘!掌握 3 個親子互動大方向,解決孩子情緒問題

當孩子習慣與家人袒露心事,在溝通時不用擔心會被罵或被打,他們才能學會如何表達自己,擁有自信,也懂得觀察身邊的其他人事物,進而發展出觀察別人的能力還有同理心。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也能夠帶給孩子重要的心理支援。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如何在10分鐘內用心與孩子相處?

現代父母常因忙碌或勞累而忽略「與孩子相處」比「給予物質」更重要。國泰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薛媛云說:「不需要多,睡前或下班後找 10 分鐘給孩子,只需專心聆聽孩子講話或與孩子交流。爸媽將會驚訝於孩子的轉變。」

有品質的親子相處可以掌握3個大方向:

1. 家長表現出好奇,讓孩子分享一天的喜怒哀樂

全心全意的接納孩子的言語、想法,仔細傾聽孩子。

可以跟孩子約定,每天要觀察路上的昆蟲,空氣中的氣味等。然後花一點時間分享。教導孩子用好奇心去觀察這個世界的每一草、每一木。並讓孩子分享一天的喜怒哀樂,爸媽也要充滿好奇心,想了解孩子的心情與想法。

2. 多給予讚美取代批評

多擁抱孩子,多說一些讚美、平和的語言,減少指責跟批評。如果今天孩子分享的內容有錯誤需要糾正,可以用簡單的言語讓孩子去理解為什麼不能這麼做,代替責罵或打孩子。

在討論的過程中也不忘針對孩子進步的地方給予鼓勵,像是孩子今日分享與同儕相處時有摩擦,可以告訴孩子應該動口不動手,並主動告訴老師等,也聽聽孩子的想法,試著共同找出以孩子的個性可以做到的事情。一起複習下次遇到應該要如何應對,家長也可以回覆:「你能夠這樣想是對的,很棒!」

3. 每天花10分鐘一起認真做一件事

著重在一起專心做某件事,做的過程中避免分心或滑手機。父母可以與學齡前的孩子一起收玩具,學齡後的孩子則可以一起讀一本故事書。跟孩子共同做家事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雖然孩子可能會把碗盤打破、或把地板弄得更髒,但每個人都是從錯誤中學習的,而孩子跟爸媽,可以享受這些成長的親子過程。

薛媛云說,陪伴的力量比想像中還要大很多,孩子可能需要的,真的就只是簡單的 10 分鐘。她曾經輔導過不少情緒控管出問題的孩子,部分國小、國中就有憂鬱、焦慮、暴躁的狀況,但要求父母每天撥出 10 分鐘來專心跟孩子相處之後,情緒問題改善很多。

父母是孩子的人生舵手,在孩子小時候幫他們選擇了人生方向,透過這些相處時光,跟孩子一起學習感恩、同理、專注、人際關係,活出健康而優美的人生。

文、圖/康珈毓

內容原文:10分鐘有品質的親子相處,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延伸閱讀
孩子常不專心、與同學起衝突?醫強調:不是家長教養問題,可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考試考不好,孩子大崩潰!心理師:4 方法陪孩子面對挫折
台中高中生遭師長不當管教釀悲劇!當孩子遇上霸凌如何求助?父母做到 2 件事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