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靈魂之窗,但有些特殊需求兒少可能受限於肢體、動作、認知、情緒的問題,無法清楚表達自身情形,導致家長難以即時發現孩子的視力問題。台大醫院指出,希望這群孩子能透過「特殊需求視覺中心」內的醫師、職能治療師、驗光師等人幫助,讓看診過程能更順利。
臨床研究顯示,身心障礙兒童與青少年,特別是中度和重度障礙,比一般孩童更容易發生視覺問題,台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侯鈞賀指出,以屈光異常(眼睛聚焦出現問題)為例,發生率比一般兒少增加幾十倍,另外出現大腦性視覺缺損、視網膜視神經、斜視、眼球控制的比例也都較高。
特殊需求兒少視力看診過程難
今年 6 歲的昊昊(化名)是早產兒,同時患有腦性麻痺、眼位不正(即雙眼無法對焦)、視網膜病變等問題。昊昊媽媽坦言,過去帶昊昊前往一般眼科門診看診,花費的時間一次都一小時起跳,等待時間越長,昊昊配合度也隨之降低,再加上昊昊伴隨吞嚥障礙,較難控制口水,也會增加看診、視力檢查的難度。
昊昊看診時的狀況,也反映著其他特殊需求兒少的診療樣態。侯鈞賀舉例,這群孩子可能多伴隨認知、肢體、情緒上的障礙,較難配合常規儀器檢查,因此在一般眼科門診上,往往難以確認其真實病況。再者孩子還可能合併大腦問題,進而產生視覺障礙,包括視知覺(視覺順序/視覺搜尋)、視覺注意力、視覺辨識等問題,需合併其他科別一起討論。
昊昊媽媽則認為,雖然透過視力檢查,可知道孩子是否有近視、遠視、弱視等問題,但其他更進一步的問題,卻往往受限於孩子的狀況,因此無法順利診斷;另外,就算知道了真正的問題,卻沒人告訴她下一步該怎麼做,這時便會感到特別無助和茫然。
特殊需求視覺中心解決看診問題、增加衛教指導
不過在「特殊需求視覺中心」中,孩子能自然克服在視力檢查或看診時遇到的困境。中心職能治療師陳虹貴說明,通常門診使用「E」或「C」符號來檢查視力,但中心內透過遊戲和各式圖卡來完成視覺評估,以解決特殊兒少伴隨認知或肢體表達能力不足的問題。
當昊昊轉介至台大醫院眼科部的「特殊需求視覺中心」後,昊昊媽媽也觀察到孩子視力情形有改善,而平時透過中心的衛教指導,日常生活中更能幫助昊昊正確用眼。昊昊媽媽舉例,過去昊昊的安全座椅是放在駕駛座後方,但他平時習慣使用左眼來盯著前方車輛,因此職能治療師便結合孩子的喜好、興趣,來進行建議。現在安全座椅改放在副駕駛座後方,以增加昊昊用右眼的機會。
誰能前來「特殊需求視覺中心」看診呢?侯鈞賀指出,將針對確認無法在一般眼科門診中進行常規檢查的孩子。來到這裡,也將配合各專業人員,包括眼科醫師、驗光師、職能治療師等,必要時則會與小兒神經科、小兒復健科醫師依同討論,幫助孩子能得到更適切的看診過程與治療方法,也提供家長未來更完善的衛教指導。
目前除了台大醫院外,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及部立台東醫院亦提供特殊需求視覺中心的診療,未來則希望於各縣市都能有據點,讓更多擁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們可以獲得幫助。
文/陳韋彤 圖/孫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