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格當人母固然感到喜悅,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對產後生活抱持著不安與焦慮,無論是身材復原、飲食攝取、情緒問題,甚至是房事,都可能出現各式各樣的疑問,與其不知如何是好,不妨讓醫師為妳解惑!
Q1:產後多久可以做運動?
身材走樣是許多女性在生產後的困擾之一,看著鏡前因懷孕而腫脹的自己,想要立刻投入運動瘦身,以期恢復過往的身材,但張伊醫師提醒,產後運動需採漸進式進行,勿操之過急。
他說:自然產完的當天,會建議媽媽做腿部伸展及慢走,避免產後血栓的生成;產後2~3天建議實施凱格爾運動,逐步訓練體能及骨盆底肌的力量,可降低尿失禁、子宮脫垂等問題。
1~2週後的傷口大多已癒合,建議進行靜態的核心運動,幫助產後身材及核心肌力的恢復,如:棒式或仰臥起坐等。待5~6週且已坐完月子,醫師也確認會陰的傷口都沒問題時,才建議恢復高強度的有氧、重訓、快跑等。
Q2:產後夫妻恢復性生活,需注意的事情?
相信許多夫妻在孕期會減少性行為的次數,然而,等到安全「卸貨」後,身旁的老公早已迫不及待,想再與老婆行房,只是很多媽咪會有所顧慮,不只怕痛,更怕生產傷口裂開。
張伊醫師建議,由於生產會造成會陰部及子宮頸的傷口,需給予身體復原的時間,因此,生產完的5~6週後再行房較為合適。另外,因為媽媽在孕期及產後的荷爾蒙變化,可能對於肌膚接觸感到陌生、抗拒。此時,夫妻不妨先從擁抱、觸摸開始,再嘗試過去彼此熟悉的行房方式,較不會出現心理或身體上的負擔。
他補充,「無論是產道的傷口,或是因荷爾蒙改變而造成女性陰道的乾燥問題,此時適當的潤滑會比孕前更加重要,否則會造成身體的不適與疼痛,進而影響行房的心情。」
Q3:產後飲食的原則?
產後照護,絕不能少了飲食的調理。由於生產過程,媽媽消耗掉大量的體力及營養流失,因此,產後更需要補足身體真正所需的營養,以回復產前的姿態。張伊醫師說明,產後媽媽可多攝取的3大營養素:
蛋白質
補充高蛋白質的食物,可促進傷口癒合,修復身體的各項組織,如:白肉、鱸魚湯等。若是打算哺餵母乳的媽媽,建議多吸收動物性蛋白質的食材,並增加水分的攝取,有助日後順利發奶。
高纖維質
由於有些媽媽擔心上廁所,會間接影響到傷口而造成排便問題與困擾,因此,建議多攝取高纖維質的食物,可助於正常排便,像是:深綠色蔬菜的菠菜、芥藍菜、空心菜等。
鐵質
有貧血的產婦越來越多,若在孕前或待產時,確認自己已有貧血的狀況,在產後應多補充富含鐵質的紅色食材,如:紅蘿蔔、葡萄、櫻桃或蘋果等。
張伊醫師也提醒,產後1週內絕不能吃含有酒精、辛辣或人參、麻油等料理,此類食物會影響到傷口恢復與子宮收縮的情形。
Q4:產婦如何知道自己可能出現產後憂鬱症?
近年來,社會型態的轉變,民眾對於心理議題更趨重視,其中不乏產後出現情緒問題的媽媽們。依據統計,大約有10%的產婦罹患產後憂鬱症。
張伊醫師指出,在臨床評估上,會有兩大簡易問題,當產婦覺得有任何一題正符合現況時,則須留意是否有產後憂鬱的情況:第一點為過去一個月內,是否常認為因情緒低落,所以覺得未來沒希望;第二點則是以前有興趣的事物,突然沒有任何的興趣。
或可透過愛丁堡產後憂鬱症評估量表,以衡量產婦是否正飽受憂鬱症之苦,再透過醫療的介入,來改善情緒問題,讓生活慢慢地步入正軌,享受育兒的每一刻時光。
Q5:比起剖腹產,自然產更容易發生陰道鬆弛嗎?
自然產的生產方式,是從媽媽的陰道分娩出,因此,確實會比剖腹產更容易發生陰道鬆弛的問題。
因為在生產過程中,膀胱周圍的神經血管可能有所受損,使支撐膀胱、子宮的骨盆底肌肉萎縮、無力、鬆弛,導致產後容易漏尿,「但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都有相同的機率會發生漏尿或脫垂的情形。」
文/媽媽寶寶 圖/楊紹楚
※本文媽媽寶寶授權,原文出自自然產後多久可以運動?有哪些產後的飲食原則?關於自然產的這些事,一定要知道!
延伸閱讀
產婦因外在改變而憂鬱?醫籲:居家 2 運動 + 醫美新技術,返回青春非難事
與寶寶相見歡!認識產程4部曲、催生與無痛分娩
3大自然產後自我觀察與照護,別讓不適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