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猴痘疫情「症狀較不典型」!專家教該如何防範

猴痘

國內出現首例猴痘的確定病例,引發國人擔憂,該名猴痘確診者因為跨縣市到不同醫院就醫,接觸者一下從 5 人增加到 20 人,面對猴痘疫情該不該擔憂?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病毒室主任施信如表示:「猴痘傳染途徑屬於密切接觸者,主要是起痘子的地方病毒量很高,如果是飛沫傳染則是病毒量很高。」

猴痘症狀不明顯與性傳染病混淆

猴痘病毒早在 1970 年時就被發現,一直陸續在非洲都有個案出現,但為什麼一下子猴痘疫情會從非洲向世界各國擴散?施信如解釋:「這次猴痘跟以前不太一樣,以前一發病就會起很多疹子,很明顯馬上隔離,但這次觀察起來猴痘起的疹子比較小,許多確診者不知道被感染。」

病患症狀表現較不典型,包括皮疹最早出現於「生殖器」或「會陰部」,且不一定會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發燒等前驅症狀較不明顯,就醫時也容易與其他性傳染病混淆。

【猴痘小檔案】

  • 潛伏期:約為 5-21 天,通常為 6-13 天
  • 症狀表現:發燒、畏寒、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斑疹、丘疹、水泡、膿疱
  • 症狀持續時間:14-21 天
  • 傳染途徑:接觸到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飛沫傳播
  • R0值:2
  • 併發症: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敗血症,致死率1-10%不等。

因應症狀沒那麼鮮明,導致猴痘病毒已經擴散出去,台灣更成為亞洲第三個出現確診個案的國家,當感染的人越來越多,施信如坦言:「代表人傳人的感染力是真的存在,在發病之前病毒就在,民眾可能因為打了疫苗鬆懈一陣子,到公共場還是要勤洗手,像是酒精對於猴痘病毒也是有幫助的。」

酒精也可以防猴痘

猴痘主要如何傳染?主要是接觸到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或黏膜或被污染物品而,飛沫傳播需在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情境下較容易發生,因此醫護人員及同住家人都有較大的感染風險。

不少民眾擔憂是不是得經歷一波新的傳染疾病流行,施信如表示:「跟新冠病毒相比猴痘擴散的機會沒那麼那麼大,主要猴痘屬於非常密切的接觸,像是直接觸到皮膚的痘子,所以勤洗手還是很重要,酒精對此病毒也是有效的。」

雖然猴痘只是零星個案,但對於臨床醫師慢慢開始有警覺心,當面對出現有發燒患者時,需要釐清感染原因時也要考屢猴痘的可能性,尤其是當有接觸史、旅遊史是一個很重要的根據。

疫苗預防猴痘優先提供給三大族群

由於國際猴痘疫情逐漸擴大,疾管署與國際藥廠洽談第三代天花疫苗及抗病毒藥物,莊人祥提到:「抗病藥物也是類似治療天花的藥物,這些藥物屬於新興藥物需要專案進口,主要也是依照症狀治療為主,在沒有抗病毒藥物以前主要以支持性療法為主。」

未來若採購到第三代的疫苗,疾管署主要規劃以三大施打對象為主,疾管署署長周志浩提到:「猴痘疫苗並不建議做大規模接種,不會有分年齡層的規劃,如果要施打也是醫護人員、實驗室的檢驗人員、短時間接觸過後的密切接處者為主。」

施信如也提醒:「通常打疫苗要 7-14 天抗體才會起來,不一定能防止患者發病,但有望可以減輕症狀,主要是給預防可能的接觸者、醫護人員打。」

1.採訪專家: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病毒室主任施信如

文、圖/王芊淩

延伸閱讀
首例猴痘!留學生從德國返台出現紅疹 台灣為亞洲第三個出現個案國家
美國買天花疫苗防範猴痘疫情!台灣45歲以上長者都曾打過
英已累計 7 人感染「猴痘」!患者曾前往西非,專家:透過密切接觸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