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我是為你好」反而推走孩子!師大教授:爸媽要先愛自己的不安

常說「我是為你好」反而推走孩子!師大教授:爸媽要先愛自己的不安

爸爸媽媽與孩子之間,總是會有不少的爭執與衝突,但在生氣憤怒過後,回過頭去想想自己跟孩子的相處,或許會發現,不知不覺間給孩子增加了很多期待。這時候,想想孩子出生時的願望吧!我們只希望他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長大。

我是為你好!

「我是希望你好!」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不管是我們在做孩子的時候,曾經從爸媽、老師口中聽到,還是我們現在成為父母後,常常對孩子說的。

我的孩子現在已經過了那個會唱反調的年紀,但偶而仍會想起孩子 5、6 歲時發生的事。有次我跟他們說等下到超商,你們可以選擇 1 樣 50 元以下的零食,當孩子興高采烈的挑選了他們喜歡的零食準備要結帳,我看著他們拿的零食說:「這個太多色素,那個太甜,吃糖長不高;這個媽媽上次吃過,很油,不好吃⋯⋯」後來,我花了一些時間說服他們選擇「較健康」的零食,他們走出超商時,拿著不是真正他們想買的零食,臉都臭臭的。

在這之後,我毫無悔改,甚至我也沒發現自己的盲點,屢犯這種錯誤,直到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嗆我說:「我不是說我不要,你還倒牛奶。」或是「你每次都這樣,我又沒說我要參加,你下次要報名什麼活動,要先問過我,我要去,你才幫我報名⋯⋯」

你熟悉這樣的畫面嗎?我們常常美其名讓孩子選擇,從吃零食、學才藝、寒暑假規劃等等,看似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卻造成我們跟孩子更多的衝突。的確是我們家長錯了,我們打著「我是希望你好!」的理由,卻只在表面上讓我們「看起來」好像尊重孩子,讓他們「似乎有所選擇」,事實上他們只能接受我們的想法,也難怪他們有被騙、自由被剝奪的感覺。

怎麼改善這樣的問題?面對我們自己吧!接納自己身為父母,所以不希望孩子走冤枉路、希望他們努力成才、健康幸福的想法⋯⋯但我們也要接納自己這些想法的背後,是有著不安、恐懼、希望孩子比別人更好等心理。爸媽們要適時反問自己,這些安排真的就對孩子最好嗎?可能也不盡然,心不甘情不願的孩子學習效果有限。

因此當你要跟孩子討論一件事,你必須先問自己:「這件事我的看法是什麼?我是真的要放手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承擔嗎?」若答案為「是的」,那你就必須接受孩子他的選擇跟你不同,甚或是你不希望、或你不喜歡的答案,你也得尊重;若你檢視自己心中想法後,你還是有希望孩子依你想法做的地方,我們就應該在一開始要誠實跟孩子說。

譬如暑假生活安排,你已經打算孩子一定得繼續補英文、回外婆家 3 天、一週要幫忙洗碗 3 次,清潔陽臺等,那你就要跟孩子說:「上面這些事是我已經安排的,除了這些事以外,你可以選擇你自己想做的事,你想一想你寒假想做的事跟爸爸媽媽討論,看需要什麼幫忙,爸媽可以先想想看。」

而讓孩子願意跟爸媽討論,才有辦法引導孩子,讓孩子真正懂得如何下決定、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這才是爸媽們能送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

文/蔡怡怡 圖/蘇鈺婷

※ 本文授權自怡怡甜甜的風

延伸閱讀
孩子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爸媽優不優秀,都不是要求孩子的理由
父母的一句話,影響孩子的一生!用好話教養出良好的孩子
教養專家分享 3 個小技巧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