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老對孩子「下指令」!家長不用每件事都要管

別老對孩子「下指令」!家長不用每件事都要管

家長們最常說的口頭禪莫過於「不要‧‧‧(不要吵、不要一直看電視)」和「快點」,孩子怎麼總是叫不動?

為什麼孩子老是慢吞吞

學齡前的孩子「動作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還沒有建立起時間觀念,因為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概念,對學齡前孩童的大腦發展程度來說還太困難,多數孩子要到接近學齡才會逐漸理解。因此他們並沒有「還剩五分鐘」、「再不起床就要遲到了」、「九點不上床睡覺會睡眠不足」這樣的時間觀念,當然也就不知道要加快腳步,或是事先規畫好時間分配。

另外一個常見的原因則是被其他事情吸引,畢竟生活裡實在太多好玩的事情了,而孩子就是透過對這些事情的觀察、思考、探索,來建立起各方面的能力。因此,當孩子對周遭環境保有好奇心、想去探索時,我們其實需要好好呵護這珍貴的火苗,而不是只會催促孩子行動,因為這就是未來孩子能主動學習的動力來源。

大人的堅持不一定有必要

在教養路上,我們不免有個理想樣貌的期待,若是仔細想想,就能發現我們與孩子產生衝突,或是被挑起情緒的時刻,正是孩子的行為沒有符合這個理想樣貌所致。然而,我們需要提醒自己,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樣貌、特質,與其心心念念要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所期待的樣子,並且把彼此累個半死,不如有時就坐下來,欣賞孩子用他的方式做事、用他的特質與這個世界互動,很可能會看到過去從未注意的驚喜。

很多時候,我們把原則看得太過理所當然,卻忘記了我們所認定的這些原則是怎麼來的。放鬆「必須」、「一定」的堅持,試著問問自己:「如果沒有這樣,會發生什麼事情?」或許你會發現那些不可動搖的規矩,原來其實也沒那麼必要。例如:

「孩子一定要規律作息嗎?」

「咦,放手讓孩子依照自己的需要吃、睡,結果發現他也有自己的規律。」

此時,生活的彈性與彼此的空間就出現了。對自己、對家人,也適用這樣的策略,態度開放、保持彈性,找到自己可以放鬆跟不能放鬆的底線,你會發現因此最快樂的是自己。

你也可以做到的正向教養對話練習

1. 列出固定行程清單

孩子的慢動作,在一天中的哪個時刻,造成最大的困擾?最常見的是早晨時刻,其次是睡前。跟孩子一起討論,把那個「非常時刻」中需要做的事情列出來,張貼在顯眼的地方。透過視覺化的方式,鼓勵孩子練習自行檢核、自我提醒。

圖片來源:經《大是文化》授權使用,未經許可不得任意轉載。

2. 用孩子熟悉的圖案,讓溝通時間更具體

雖然時間概念很抽象,但時鐘卻是很具象的東西,因此可以帶著孩子認識指針式時鐘,觀察看看不同指針的移動速度,讓孩子對「指針在走」這件事有概念。接著,我們也可以挑選或在原有的鐘面上加工,讓每個數字的位置呈現孩子熟悉的圖案,例如:水果、動物、汽車。之後,就可以用這些圖案來跟孩子溝通時間。

「等一下長針走到老虎的位置,就要把電視關掉囉!」

「你試試看能不能比時鐘更快,在長針走到挖土機之前就完成刷牙?」

3. 為孩子保留空間,不用每件事都要管

如果每件事都要在後面盯著,父母很快就會累翻,孩子也會受不了這種緊迫盯人的態度,彼此關係變得劍拔弩張可就得不償失了。挑出最重要的幾件事情,或是鎖定特定時段作為一天的重點項目。例如:早晨時光、寫作業、用餐時刻等。在這些特定項目上,幫助孩子學會掌握時間、加快速度,其他時候則保留給孩子用他的步調來做事,讓彼此都有喘息時刻。

※ 內容授權自《爸媽不用忍的正向教育》,作者為駱郁芬,大是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怒氣之下的打罵教育:別習慣性打小孩,進一步溝通才是最好

父母與孩子間的需求競爭:想要建立健康的關係就要懂得調適

小孩為什麼不說對不起?3 點對話原則讓孩子學習勇於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