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對孩子來說是不可能的任務!心理師:建立時間感,三階段養成自律習慣

時間管理對孩子來說是不可能的任務!心理師:建立時間感,三階段養成自律習慣

很多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臨床心理師王意中認為應及早建立孩子的「時間感」。他建議分成三個階段,養成孩子時間自律習慣。

孩子的時間概念模糊籠統,最常掛在嘴邊的是「等一下」,但到底是多久?是過 1 分鐘,還是喝完一杯果汁、或看完一部卡通?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對此臨床心理師王意中認為,應該及早建立孩子的「時間感」。具備時間感,才能了解在有限時間裡,自己能做多少事;沒有時間感,就無法拿捏進度,也容易錯誤判斷,老是到最後才哀號時間不夠用。他建議以三階段養成時間自律習慣。

第一階段:認識時間

也就是從生活中自然而然建立「時間感」。

要建立孩子時間感,可以從學齡前,讓孩子留意時間,隨時注意現在幾點、還有多少時間。讓孩子在生活中發現時間的存在,感受到時間隨時在走,以及時間和自己有什麼關係。

時間必須融入孩子生活中,才會有意義。王意中建議透過「時間尋寶遊戲」,讓學齡前孩子發現時間的存在和意義:

  1. 注意現在幾點鐘。家長不要習慣直接告訴孩子「已經五點半了,快一點」,相反的,要把看時間的球丟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注意時間。爸媽可以問「現在幾點了」、「到六點還剩多少時間」。透過這種方式,讓孩子累積對時間的經驗值。
  2. 感受一段時間有多長。學齡前的孩子即使會看時間,正確說出「現在五點半」,卻往往只是認時間,不知道 10 分鐘、20 分鐘是多久。要讓孩子了解時間的意義,搭乘交通工具時是很好的機會。例如,從捷運板南線市政府站到台北車站要 10 分鐘,就能讓孩子感受 10 分鐘是多久。又或是「車子再一分半進站」,孩子等待時就能了解「喔,這就是一分半。」
  3. 這些時間來得及做什麼。「電影再 5 分鐘就要開演了,我們要用跑的」、「卡通快開始了,還剩 10 分鐘,趕快把飯吃完」,孩子要能感受「10 分鐘可以做什麼事」。又例如等車時,爸媽可以和孩子一起想:「三分鐘去趟廁所來得及嗎?」如果距離高鐵下一班車還有半小時,「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在旁邊的書店逛一逛」。
  4. 喜歡的事讓時間過得特別快。除了實際時間,還會有心理上的主觀感受。遇到喜歡的事,會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讓孩子體驗,搭上摩天輪轉一圈,「哇!15 分鐘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肚子餓排隊買紅豆餅時,「怎麼還要再 10 分鐘,好久」。孩子可以從不同情境中的快慢感受知道,同樣的 10 分鐘,用來看卡通、玩玩具,和寫功課、做家事,對自己有什麼差別。藉由一次又一次的感受,掌握在面對眼前不喜歡的事物時心態的調整。
  5. 約定的時間要自己注意。如果約定了時間,就該讓孩子自己留意。例如孩子看電視限時 30 分鐘,可以使用手機設定鈴響自我提醒。「如果總是由爸媽提醒,會形成依賴:你沒講我就不會停,」王意中強調,「孩子必須自己把時間當一回事,不是爸媽的責任。」

第二階段:時間規劃

規劃時間,可以從安排喜歡的活動開始。

很多父母在孩子上小學後,為了訓練孩子自律,突然就要孩子開始自己規劃時間,卻往往以失敗收場。

王意中形容:「對於不曾自己安排過一個下午的孩子,要他規劃一個暑假,就像是沒蓋過房子卻要挑戰蓋摩天大樓。」

時間規劃涉及組織能力,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沒有足夠經驗,對孩子而言是不可能的任務。王意中說:「就像從造詞到造句、從造句到日記、到作文,孩子可以安排一件事,才能接著安排下一件事,先有 1 到 2,才能談 2 到 3。」

很多父母要孩子規劃時間,就是排讀書計畫,孩子根本一點動力也沒有。「如果要讓孩子有感,就要讓他參與,是他感興趣的,主動性就會出來,」王意中建議,不妨從安排半天假期或一個活動開始。

如果有半天的時間,孩子想去兒童新樂園玩,又要到百貨公司,來得及嗎?要怎麼安排?小一的孩子已經可以思考車程多遠?應該幾點鐘出發?吃飯要預留多久?要待多久、要先玩什麼設施?甚至還要考慮排隊狀況。

第三階段:時間管理

了解每件事情的意義,才能著手管理。王意中提醒,時間管理不是要把時間填滿,而是讓孩子感受到,當時間運用有效率,就會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可使用,才能促使孩子有動力管理自己的時間。

時間管理的核心,也是最困難的環節:時間這麼多,到底要放哪些事情進來?剛開始,父母可協助孩子,把所有需要做及想要做的事列出來,以「緊急/不緊急」和「重要/不重要」分成四個類別。

但王意中也提醒,「既然是自我管理,就必須是孩子認同的價值,而不是以爸媽認為的為主,這樣孩子才會有動力執行。」

父母和孩子對於重要及優先的認知可能有落差(例如「打球」重不重要),這就必須透過親子討論,才能達成共識。

討論過程中,孩子會解釋為什麼他覺得打球重要(或不重要),能幫助孩子思考和每件事情的關係。「習慣被安排的孩子,如果對眼前的事不夠深刻,連需要和想要都分不出來,怎麼排出先後順序?更不用說管理了,」王意中強調,孩子必須有足夠的經驗,才能邁向自我管理時間。

時間管理又牽涉到每一項事情需要多少時間,因此,王意中建議從日常生活練習。例如讓孩子寫回家作業前先推估,寫數學、英文、國語各需要多久時間?實際執行時有多少落差?為什麼?透過一次次經驗,孩子才有辦法預估自己作業時間,進一步安排每天放學後的時間計畫。

讓孩子經驗後果,斷開拖拉和遲到

「喜歡拖拖拉拉的孩子,通常有一直催催催的父母,」紅心十字會副祕書長李顯文說。

就上學遲到來說,爸媽老是想盡辦法在最後一刻把孩子塞進校門,覺得:「要不是我,你就遲到了!」然而,孩子卻因為沒真正遲到過而覺得:「你催什麼催?每次我都沒遲到!」

李顯文也經歷過日復一日催促女兒上學的戰爭,後來他放手讓孩子真的遲到,「孩子必須實際經驗時間掌握不了的後果,才會有感。」

女兒第一次大遲到時,李顯文事先和老師溝通,希望老師私底下嚴厲告誡,但不要在大庭廣眾罵她,否則孩子很可能因為太難堪導致反效果。李顯文強調,目的是要孩子經驗合理的行為結果,而不是教訓孩子、給孩子好看,「要讓孩子痛,但又不會傷重到倒地不起。」

孩子嘗到「苦頭」時,父母不能落井下石「你看吧」,以免孩子覺得「你就是挖一個坑讓我掉下去,然後在旁邊笑我」。嘲諷會讓孩子覺得受傷,負面情緒產生,就會有「我就是這樣」、「反正我也不怕」的反抗態度。

文/未來 Family 圖/雷思瑜

※本文由未來 Family 授權,原文出自「大人如果沒有教,時間管理對孩子來說是不可能的任務!心理師:建立時間感,三階段養成自律習慣」

延伸閱讀
早期家庭教育對自閉症兒童有益!專家:父母接受相關培訓可拓寬孩子人生發展
快點、好好做、去讀書!別再說這些破壞孩子自我肯定感的話語
讀書計畫養成術》資深教師:掌握4步驟、1關鍵,為自己量身打造計畫表,用自律擊退散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