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親密越要「劃分領域」!新冠疫情下心理師的家庭關係 4 大處方

越親密越要「劃分領域」!新冠疫情下心理師的家庭關係 4 大處方

責任編輯:賴以玲
推薦原因:新冠疫情造成工作型態改變,很多人開始居家上班,許多家庭氣氛因此緊繃。家人之間唯有了解彼此的界線、臨界點和私密區域,協商彼此的「領域」,才能在親密和自主之間,逐漸形塑家庭「愛的方式」。

依附關係絕對是爸爸媽媽和孩子這一輩子最保值的關係寶藏,而所謂的親密關係,其實是有界線和極限的。

過度「曝光效應」造成緊張關係暴增

新冠疫情肆虐的時候,工作型態改變,很多人開始居家上班,那段時間,許多家庭的氣氛特別緊繃,原因是因為親近的人彼此過度「曝光」所產生的發酵。

「曝光效應」就是我們在對方面前出現的次數,對剛談戀愛的人們來說,在原本的好感度上,曝光效應會增加好感與分數,進而更加了解對方。直到累積足夠的素材和差異,就會引發第一階段的溝通與摩擦。

以小家庭為例,居家上班中,例行的三餐、家務以及照顧孩子,這之間的家務分工以及孩子的管教,還有三級警戒時管制禁足,無法到公園遛小孩放電,中間若沒有親朋好友出面緩頰,很容易讓原本就緊張的關係暴增。因為過度曝光效應,讓彼此之間說不出的焦慮,在一言一行的衝突中爆發出來。

人們在壓力情境中,會因為焦慮、緊張或恐懼,導致認知功能不靈光,更容易因為爭執或衝突而沒有好話。但也因為壓力,讓我們了解彼此之間的界線、臨界點和私密區域。

父母和孩子都是有私密區域的,通常孩子是從同儕或家人給予的自由限度中,慢慢掌握自己擁有的資源和私密區域。在某種程度上,父母知道自己有哪些地雷,再加上與孩子的互動中,慢慢才知道自己的介意點和為何生氣。而我們就在這親密和自主之間,逐漸形塑家庭「愛的方式」。

協商彼此的「領域」

在帶家長團體的時候,我常會和家長一起蒐集彼此的「地雷區」。所謂的「地雷區」,在某種程度上是種「私領域」的概念,類似私密區域。每個人的私密領域不同,而這些「地雷區」有時候就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而碰撞出來的。

弔詭的是,人們透過對彼此私領域的理解,互相尊重,關係更加親密。即使是再親密的人一樣會保持界線,才會感到舒服和安全。

當然一開始需要「原則」來刻意營造和維護,彼此才會感到舒適。例如:當孩子去翻你的袋子之後,你才發現,原來包包是你的私密區;當孩子爬進廚房,你才發現,因為不想讓他受到傷害,所以才這麼用力把他抱出廚房;但是當孩子長大時,你要讓他學習待在門外。當孩子將玩具丟的到處都是,你才發現心中期望的客廳是長什麼樣子?

當你發現和孩子一起協商出彼此的空間後,你才會真正在家裡安心生活,因為這些界線,都是你們的協議。

每個家長一開始都不見得知道自己的私領域,都是經過協議之後才清楚,當你發覺自己和孩子的極限和界線,你才會知道哪些不是他故意造成你生氣的行為,而是他真實的困難與感受,這時候才能感覺到愛在裡頭流動。

心理師的家庭關係處方

處方 1:學會尊重自己,讓自己好好休息

允許自己有感覺、想法,並且反思。同時也會懂得我們的限制和無法完美的那一部分,尊重自己的意志、想法和感受,才有辦法正確表達內心感受。

處方 2:學會尊重孩子的私密區域, 成為顧問角色

當我們尊重自己的感受,蹲低身子,進到孩子的感受和處境,才有機會了解孩子的私密區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當他在裡面遇到問題和危機,從孩童時期對他密集的了解和掌握,父母慢慢的退到顧問的身分,雙方達到平安共存的境界。

處方 3:能夠合理跟孩子提設限

當我們跟孩子提設限時,為什麼內心會有種種糾結呢?那是因為我們不了解自己的地雷區,又誤觸孩子的地雷區,如此一來就更容易兩敗俱傷。所以了解自己的地雷區,或者是依據孩子現在的行為,真實誠懇的設限都是有來源和依據的。

處方 4:讓孩子也學會尊重別人的設限

我們想要孩子誠實、善良、純真和正直,我們也希望他能夠趨吉避凶,躲過危機,判斷情境,進行協商,這些都是需要設限才能達成。例如:當同學跟你借錢、當同學常欺壓你、當手足常破壞你心愛的玩具、當你感到煩悶不想說話時,你能否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進而有效的維護心理空間?

※ 內容授權自《恆溫教養:成為父母,要當恆溫計而非溫度計!》,作者黃之盈,和平國際出版。

整理/賴以玲、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成長路上最好的禮物!正向的家庭關係,比教養技巧更重要
大家都怎麼帶小孩?新手爸媽必追的親子網紅,一起打造理想親子關係吧!
疫情下的恆溫妙方!心理師媽媽的 10 個親子陪伴遊戲 讓孩子在家玩樂不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