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可能是營養不良或是體內有潰瘍、腫瘤等重大疾病的徵兆,對於生產婦女也易有生命危險,往往會讓女性選擇用食療方式補帖,被醫師提醒「效果不好,反而容易增加心血管問題。」再三提醒,有 2 種徵兆要提前注意!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思原表示,婦女比較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主要是和月經懷孕和哺乳有關。其它如婦科疾病、甚至婦科癌症等都是比較容易發生貧血的可能原因,而且婦女常常因為工作繁忙或不敢面對醫生,延誤了診斷和治療。
貧血不是缺鐵補鐵就可以!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周文堅指出,孕齡與接近停經的婦女,有至少 10 % 的機會發生缺鐵性貧血,這種貧血最常見也最容易治療,如果是缺鐵就要補鐵,對症下藥。
「但如果是缺血性貧血,多屬於慢性缺鐵,血紅素低,往往沒有臨床症狀,但運動就會出現暈眩與低血壓問題。」他認為這一類患者同楊採取補充鐵劑的方式,二周內血紅素就能恢復正常,不需要有補血的需求。
但是也並非所有貧血都需要補充鐵劑,大部分非缺鐵性貧血患者體內鐵質是過多的,如果再補充鐵劑,恐造成更多問題。因此,若有貧血的問題,務必詢專業醫師,才能得到適切的治療。
吃紅肉、多運動可以補鐵嗎?
對於女性習慣講求養生、吃水煮餐,也常被要求要多吃紅肉才能夠補鐵,然而周文堅表示,多吃紅肉、葡萄未必是有效的補鐵方式,甚至攝取過多糖分或油脂,導致三高發生,對於有心血管傷害很大。
另外對於本身喜愛健身者,他也提醒,「女性在現代也鼓勵積極運動,但如果血紅色素已經遠離正常範圍,貧血反而會更嚴重。」因此醫師建議,食補在補鐵未必是最好的方式,且運動健身前需要解決貧血問題。
如果需要服用補鐵劑,往往補女生常見會有拉肚子、噁心、嘔吐等副作用,使得補鐵效果不佳或中斷,也可以從靜脈補鐵用打針的方式,能夠持續改善血紅素數值與缺鐵問題,也比較不會有副作用。
日常靠 2 招找出貧血徵兆
「照鏡子可以翻下自己的下眼瞼,看是否有缺乏血色,盡早到婦科進行篩檢。」周文堅說,貧血的檢查很容易,也沒有侵入性,請女性不必害怕,可以提早治療,就能得到很好的結果。
若遇到有部分民眾因長期乾眼症或結膜炎,也容易會讓下眼睛發炎而誤判,因此,也可以透過伸出雙手與他人比較血色是否偏白,除了可能有經血流失過多的狀況,也有可能有潰瘍、腫瘤等情形,需要進行超音波或血液病理科進行檢查。
另外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詹德富也提醒,日常也可多補充維他命C也可能促進鐵質吸收,女生也要警覺月經的量如果超過 80c.c.或常有 10 塊錢硬幣大小的血塊,也可能須提高警覺進行檢查。
圖、文/謝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