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非絕症!醫:心理壓力是關鍵,「正向備孕」成功機率增!

8cc8

根據調查顯示,國內不孕症盛行率高達 10%-15%,等同每 7 對夫妻就有 1 對不孕,與常見的糖尿病與消化性潰瘍盛行率相比差不多。如在長時間備孕過程中,因壓力過大而出現情緒狀態持續低落,甚至影響日常生活,一定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管道協助。

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明哲表示,台灣不孕症盛行率其實比想像中的常見,且不孕家庭求助生殖醫學存在嚴重拖延現象,更發現不孕夫妻從備孕到診斷不孕就花了 2.9 年,超出 WHO 定義的 1 年不孕判定期將近 2 倍時間,其中花費在嘗試各種自然療法與求子偏方的時間就長達 1.2 年。

不孕症女性飽受負面情緒之苦!心理健康、育齡知識投資為首要

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臺大醫院婦產科陳美州醫師提醒,生育時間的拖延,會直接影響受孕成功率;而成功率的降低,恐大幅增加不孕夫妻治療時的心理壓力。尤其女性患者在不孕症治療過程中,會因賀爾蒙變化,承受更多的生理不適與低落情緒。

研究顯示近七成女性患者認為治療旅程中心理健康受影響,陳美州建議有求子計畫的夫妻,應提早建立育齡知識,並透過「多瞭解、多交流、正常過、少得失」的正向備孕四要訣,管理治療過程中的產生的負面情緒。

不孕治療過程造成心理健康受影響,伴侶壓力大

從調查來看,對「自然懷孕率的極度高估」、「對自身看不見的生殖能力的過度自信」與「對求助生殖醫學的優先次序的誤解」,是國人常見三大拖延主因。

陳明哲醫師說,以 30 歲健康女性來說,每月自然懷孕率剩 20%,到了 40 歲僅剩 5%,隨著備孕年紀增加,除了恐拖延求助生殖醫學的時間降低療程成功率,更可能因成功率的降低,在反覆的療程循環中,增加自己與伴侶的心理壓力。

全球不孕家庭大型調查顯示,高達 65.8% 的女性與 53.3% 的男性不孕症患者,自認心理健康在治療旅程中受到影響,台灣調查更發現,近七成女性認為不孕治療影響心理健康。

而不論男女,尋求心理健康支持的比例竟不到兩成,進一步發現,在接受不孕症治療過程中,超過半數以上女性感受到沮喪、失落等負面情緒,更有高達 7 成曾對其他懷孕者感到嫉妒。

不孕症為夫妻共同課題!建構正確生殖醫學知識、減少壓力

傳統觀念上,生育的壓力與期待常落在女方,且因大部分治療發生在女性身上,包含藥物的使用與施打、取卵後所造成的身體不適等,都會讓女性承受相較男性更多的身心壓力。

部分女性患者,更會將取卵數不足、胚胎重複植入失敗等療程的不順遂,歸咎在自己身上,導致各種自我懷疑、負面情緒,甚至崩潰,因此心理面向的調適、管理與懂得求助專業心理諮詢更為重要。

iStock-610142522

如何管理心理壓力?「正向備孕 4 要訣」拋開備孕得失心

要訣一:多瞭解

正確知識能降低不孕夫妻對生殖治療的錯誤期待,避免結果不如預期時的情緒起伏,台灣區調查發現,接受生殖治療的不孕夫妻回顧治療旅程時,一致認為「在診斷之前對不孕症有更深入的了解」是對生育歷程最有幫助的事。

要訣二:多交流

不孕治療是夫妻共同的事,從伴侶身上得到更多支持,是台灣區調查中排名第二的成功因素,臨床案例上,女性在反覆失敗的治療過程中,能繼續嘗試的關鍵,往往來自於伴侶的交流與陪伴。

要訣三:正常過

許多不孕夫妻在生殖治療的過程中,會過度專注於備孕本身,進而影響既有的職場及休閒生活,抱持正確醫學觀念、在不影響日常作息下持續接受療程,才是獲致成功的關鍵。

要訣四:少得失

要能接受失敗,生殖治療的成功絕非一蹴可及,尤其 40 歲後,人工受孕與試管嬰兒的成功率也僅 30 歲時的 1/2,唯有降低得失心,在失敗後繼續與醫師討論、接受進一步的療程,才有機會早日得子。

文 / 許筑婷 圖 / 吳翌華

延伸閱讀 :
「不孕」是男女雙方的問題 中醫師教你4大「好孕」關鍵
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明日上路!近3萬對夫妻受惠
超過一年沒自然受孕就是不孕!婦產名醫列5大原因「免疫力」也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