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寫作詞彙少、內容空洞?掌握這 5 招,輕鬆提升寫作能力!

小學生寫作詞彙少、內容空洞?掌握這 5 招,輕鬆提升寫作能力!

作文對不少學生來說是一大挑戰,詞彙貧乏、表達不流暢、內容空洞都是寫作時常遇到的問題。不過寫作能力並非天生的,孩子可以透過訓練來逐漸提升寫作能力。以下將介紹 5 個提升中文寫作能力的方法,幫助寫出有內容、有條理的文章。

5 大方法提升中文寫作能力

1. 培養閱讀習慣,拓展詞彙量

想寫好文章,表達能力和詞彙量缺一不可。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每天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或文章,例如新聞、小說、故事書等,讓他們接觸更多詞語和句式。閱讀後,不妨請孩子分享幾句自己的想法,或簡單寫下讀後感,日積月累,自然能提升語感。

2. 觀察生活,積累寫作靈感

很多孩子寫作時,經常會說:「沒東西可以寫!」其實,只要細心觀察,生活處處是靈感。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留意身邊的事物,例如今天的天氣有甚麼特別?回家路上看到甚麼有趣的畫面?家裡的寵物又做了什麼搞笑的動作?這些細節都可以變成寫作素材。

舉個例子,當孩子看到一隻貓咪躲在小巷裡,家長可以引導他思考:「這隻貓在等人嗎?還是迷路了?」透過這樣的方式,孩子會慢慢培養觀察力,寫作時也更容易找到題材。

3. 模仿好句,提升表達力

當孩子讀到一個特別優美的句子,不妨請他大聲朗讀,感受語感,甚至試著改寫成自己的版本。這樣不僅能幫助記憶,還能讓孩子學會靈活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

平日也可以鼓勵孩子紀錄下他們覺得生動、有趣的句子,例如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或是富有畫面感的描述,慢慢累積語感,寫作時就能更得心應手。

4. 多寫多改,文章越來越流暢

寫作能力並非一天之內就能提升,光是上堂作文還不夠,關鍵是「多寫多改」。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寫日記、短篇故事,或是隨手記下自己的想法,讓寫作變成日常習慣。

寫完後,不要急著放下,請孩子自己讀一遍,看看有沒有錯別字,或者有沒有可以改得更好的地方。例如:「這句話會不會太長?能不能用更簡單的詞表達?」透過不斷修正,文章的品質自然會提高。

5. 多聊天,表達能力更流暢

口語表達和寫作能力是相輔相成的。當孩子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寫作時自然也更容易組織內容。

家長平日可以跟孩子討論各種話題,例如今天學校發生了甚麼事?覺得最近看的電影怎樣?甚至可以玩「說故事」遊戲,請孩子即興編一個小故事,這樣不但能訓練邏輯思維,還能幫助他們更有條理地表達自己。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培養孩子良好行為 4 大方法,適時讚賞與獎勵並避免「這個」常見錯誤!
如何做好考試準備?資深小學教師:小孩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學習方法
金錢知識從小學起!想教孩子學好理財, 就從零用錢教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