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保中心不只承接起保護東部所有孩子的責任,也不忘向其父母進行親職教育,雖然第一次的意外已經發生、無可避免,但花蓮慈濟醫院希望透過即時的親職諮詢,能發現父母在照顧上的困境,並減少意外下一次發生的機會。
花蓮慈院急診曾收治一位 1 歲多的女童小星(化名),初步發現其下體有嚴重撕裂傷,詢問家長小星意外的原因,家長卻前後說詞反覆,無法認定車禍事件的真實性,因此醫療團隊先以疑似性侵進行通報並進行驗傷採證,隨後請花蓮縣政府社會處社工、花蓮縣警察局婦幼警察隊一同到院處理。
經檢警與鑑識團隊連夜至車禍現場勘查後,確認這是一起因疏忽照顧,導致女童車禍受傷的意外。釐清小星受傷的原因後,兒保中心團隊前往小星家中訪視,發現小星爸爸一人要照顧 3 個子女,且家中因經濟困難,無法裝置庭院大門,一不注意孩子就走到馬路上,才造成小星此次的車禍意外。
針對家長進行即時衛教和親職教育,有效降低意外再發生率
花蓮慈濟兒保中心個管師廖夏慧說,為了預防意外事件再次發生,小星住院時,醫療團隊使用自己設計的簡易親職諮詢教材,針對小星爸爸進行個別衛教與親職教育,出院後也連結相關社福資源,包含慈濟基金會等,協助改善小星一家人的生活環境,讓孩子的居家環境更安全。
「兒保醫療中心重視每一個兒少的生命,是否有好好的被對待。」兒保醫療中心主任張雲傑表示,透過兒少保護通報數據分析,結合院內兒少保護通報服務流程及兒科醫師經驗,於 108 年首次推出「居家安全簡易親職諮詢服務」,在急診由護理師提供即時的居家安全衛教諮詢。
兒虐事件樣態多元,不見得是家長主動的疏忽或虐待,有時可能如小星爸爸一樣,資源不夠、也無人能求助,因此透過即時的親職衛教,小星爸爸便能立即知道居家環境需要改善的地方。張雲傑強調,持續推動下,已減少 167 件兒少保護調查案件,意外事件的再發生率也因而下降。
守護全台受虐兒,台灣共 10 間兒保醫療中心
除了創新發展即時居家安全簡易親職諮詢,花蓮慈院兒保醫療中心也自行研發兒虐傷勢辨識提示卡,成為跨部門、網絡合作的樞紐,串起社政、檢、警、醫療、司法與教育團隊,積極參與兒少保護個案處遇,讓兒保工作做得更縝密,不漏接任何一個孩子,還針對社區與學校常見的青少年議題,協助評估需求與轉介慈院青少年照護團隊與相關治療服務。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於 107 年 7 月在全台成立 7 個兒少保護醫療區域整合中心,直到 110 年又新增 3 處,全台共 10 間兒保醫療中心。花蓮慈濟醫院承接區域包含花蓮、台東兩縣市,108 年正式納入小兒部組織編制「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除了花蓮慈濟醫院外,還有台大醫院(本院、分院)、長庚體系醫院、輔大醫院、亞東醫院、高醫大附設醫院、成大醫院、彰基、東基等。
文/陳韋彤 圖/孫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