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2 至 3 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是內向者,內向者的比例比我們想像中更高。一般人常將個性內向聯想到孤僻、沒朋友、消極悲觀等,但事實並非如此,內向者不是不會交朋友,他們只是觀察期較長、篩選要不要和這個人交朋友。
「你怎麼都不講話呢?」《安靜就是力量》作者蘇珊‧坎恩(Susan Cain)從小到大,朋友、老師、熟人,甚至沒講過幾句話的人,都問過她這個問題。她說有時候是她正在想事情,或是觀察周遭人群環境,或是專心聽人說話,不過大多數時間是因為她的個性就是這樣,是個文靜內向的人。
對內向者的 5 個錯誤迷思
蘇珊‧坎恩指出,「內向者占總人口的一半到三分之一。也就是說,你認識的每二到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是內向者。」這個比例比我們想像中要來的高。
一提到內向者,很多人會聯想孤僻、沒朋友、消極悲觀等,但事實並非如此,有些是對內向者的錯誤迷思:
迷思1. 內向孩子不會交朋友
「內向者不是不會交朋友,只是交朋友的進程比較慢,」諮商心理師陳儀安說。外向孩子想到什麼就做什麼、比較少思考,行動力和衝動性高,很容易交朋友,但也很容易衝突、吵架。
內向的孩子是觀察家,他不會主動說「我也要玩」,當別人問「要不要一起玩」時,他也不太會在第一時間就加入。陳儀安曾經在國小任教,她發現內向的孩子會花時間觀察每個人的個性,曾有孩子花了整整一學期觀察同學,「他不是真的沒有朋友,而是在思考、篩選,這個人跟我合得來嗎?我要不要和他交朋友?」
陳儀安指出,內向孩子在新環境有一套安穩自己的方法,很能自處、做自己的事,例如畫畫、看書。
陳儀安觀察,一下課班上約有2/3的孩子馬上往外衝。許多爸媽會認為,孩子下課就應該跟同學在操場跑來跑去、開心玩遊戲,才算是有朋友。但「內向的孩子交朋友不像外向的孩子,他們玩的多半偏向靜態、活動量不大,」陳儀安說,像他們會相約一起去菜園看菜蟲,這樣也玩得很開心。
當孩子回家說「下課沒有人跟我玩」時,陳儀安建議,爸媽第一時間可以先問問老師,孩子下課會跟誰在一起?做些什麼?有時候,是孩子自己選擇不要加入別人的;他們會順著大人的問題回話,爸媽問:「有沒有人找你玩?」他們不會說「我不想跟他們玩」,而是說「沒有人跟我玩,」讓爸媽誤以為他沒有朋友。
迷思2. 內向孩子不求表現
很多大人以為內向孩子不求表現,態度消極,不會爭取什麼或非要做什麼。陳儀安說:「內向孩子也喜歡被肯定,大人要讓他有適時被看見的機會。」
科學研究顯示,內、外向是天生的差異,是因為使用了不同的大腦神經傳導路徑。內向者使用較長的乙醯膽鹼傳導路徑,因此,內向孩子的思考時間較長、反應較慢。外向者使用較短的多巴胺傳導路徑,經過腦的時間比較短。
陳儀安之前教小學低年級時,「內向的孩子就算知道答案,也不一定會主動舉手;外向的孩子,老師都還沒說完問題,就急著舉手。」陳儀安會特別點名內向的小孩,鼓勵他「想到什麼都可以說」,給他一點時間和肯定,肯定他願意表達意見。
「內向孩子並非真的不想表現,他們被肯定還是會很開心,」陳儀安說,內向孩子本來就很難好好表達自己想要什麼,他們很需要適當的訓練表達的機會;如果沒有給他機會,也就無法知道其實他已經準備好了。
迷思3. 內向者比較不易親近
很多人以為內向孩子不喜歡交朋友,很難親近。諮商心理師邱永林認為,「應該是說他們比較謹慎,需要花多一點時間去了解、認識一個人,」相形之下,外向者不會想那麼多,交朋友可能就看第一印象是否投緣,不會花那麼多時間去認識這個人。
蘇珊‧坎恩在《安靜就是力量》中提到,「內向的小孩並不是害怕人際關係,而是害怕新事物或過多的刺激。內外向的程度,跟親切的程度沒有關聯。內向的人跟其他小孩一樣需要同伴,只是數量上不一樣。」
《發掘內向孩子的優勢》作者瑪蒂‧蘭妮也認為,「內向者通常很友善。他們可能只是無法在每一個場合中,都能站在最適當的位置上,表達他們的想法。當他開始認識這些人之後,他喜歡跟其他人聊天。」
迷思4. 內向者對事情沒有熱情
內向者的特質之一是,臉上沒有太多的表情,讓人誤以為他們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提不起勁。邱永林指出,內向者擅長思考,並且能夠從思考辯證中得到樂趣,他們對於一些比較需要思考、顛覆他以往認知的領域,會很有興趣和熱情。
邱永林的大兒子為內向者,他常和兒子分享一些關於謬論或邏輯辯證的文章,兒子十分感興趣,看完後還會主動去找出更多類似的文章、和爸爸一起討論。「內向者不是沒有熱情,而是你要找對他的『點』,」邱永林說。
迷思5. 內向孩子都很害羞
很多人以為內向孩子都很害羞。雖然害羞跟內向所呈現出的行為有些類似,但兩者的本質是不太一樣的。
陳儀安比較,「內向是一個特質,內向的人在大部份情境下展現出來的行為和表現,都是內向的。害羞是一種情緒,當下情境所引發的情緒,所有的人都可能會害羞,外向的人也會害羞。」
蘇珊‧凱恩在TED演講時說:「內向和害羞是不同的。害羞是指害怕外界評價,而內向是指你如何回應外界的刺激,包括社交刺激。」
蘇珊‧凱恩在《安靜的力量,從小就看得見》中寫到,「害羞的表現與內向類似,看起來都是沉默寡言、性格內斂,但害羞也像內向一樣,有著複雜的原因和層次,可能是出自緊張、缺乏安全感、害怕被拒絕,或害怕做錯事。」透過提升自尊、學習社交能力和降低恐懼和焦慮,可以有效改善害羞的表現。
爸媽小心別誤踩 4 個教養地雷
若爸媽充分理解內向孩子的特質,明白他們較為敏感,在教養的過程中,別不小心誤踩以下 4 種地雷:
1. 逼孩子和不熟的親友打招呼
內向孩子不喜歡陌生環境,更不喜歡自己變成大家注目的焦點。當孩子在外遇到不熟或不認識的人不願打招呼時,千萬不要罵他「大家都會叫人,你這樣很沒禮貌,」這樣只會讓孩子感到難堪。爸媽可以示範給孩子看,如何和人互動,不要用強迫的方式逼孩子打招呼,會留下不好的經驗。
2. 忽視孩子的感覺
有時候,大人會忘了體貼內向孩子的敏感,情緒上來時可能會說:「你快點去啊,這有什麼好怕的?」忽略了孩子內心的感覺。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作者李儀婷表示,說話不只是說話而已,需要經過打磨和淬鍊,讓自己說的話變得比較溫暖。例如:孩子哭了,大部份父母可能說:「你哭什麼?」如果換句話說:「你怎麼哭了呢?」這兩句話給人的溫度就不一樣。如果孩子哭不停,不要說:「你不要再哭了,煩耶。」你可以問問:「媽媽現在可以幫你做什麼嗎?」
李儀婷表示,我們所說的話,還有語態和姿態的問題。「孩子有很高的感知力,知道爸媽說的話裡頭,還有哪些沒說出口的訊息和情緒。」
3. 要求孩子在別人面前表現
內向的孩子不喜歡成為別人的焦點,他們最希望沒有人注意到自己,恨不得把自己藏起來。因此,家長千萬不要逼孩子在別人面前表演,這樣只會讓孩子感到壓力,甚至有可能因為太緊張而表現不好,而打擊孩子的自信。
4. 強迫孩子加入陌生圈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交不到朋友,在遊戲場之類的地方,會不斷催孩子加入陌生小朋友的圈子 。陳儀安表示,如果硬要內向孩子去做不擅長的事,他會很不自在。而且,外向孩子玩的活動量大的遊戲,內向孩子因為反應、動作和表達都較慢,很可能被其他人排斥,孩子反而會得到負向的經驗,下次連嘗試的意願都沒了。
文/未來Family 圖/孫沛群
※本文由未來Family授權,原文出自內向者不是不會交朋友,只是交友進程比較慢!內向小孩也有社交能力
延伸閱讀
小孩怕生很害羞/太歡難控制怎麼辦?用「九大氣質向度」來引導他!
如何教會小小孩正常社交?按照語言發展 5 階段,引導孩子跟他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