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 AMH 異常飆高恐是卵巢顆粒細胞癌!腹脹、沒食慾、呼吸困難提高警覺

2025115_孕期-AMH-異常飆高恐是卵巢顆粒細胞癌!腹脹、沒食慾、呼吸困難提高警覺

一名女子在妊娠 20 週進行第四次例行性產檢時,腹中胎兒發育情況一切正常,但超音波檢查意外發現孕婦腹腔內積滿大量腹水,及左側下腹部有一個 15 公分大小、邊界模糊、結構複雜的卵巢腫瘤。

這名孕婦跟醫師反映,自己有進食與呼吸困難疑似腸胃道問題,為求謹慎,醫師針對腹水檢體進行細胞檢驗,雖然未能在腹水內發現癌細胞,腹部核磁共振影像顯示腫瘤疑似來自左側卵巢,且惡性風險極高,高度懷疑是懷孕中合併卵巢癌。

孕婦產檢為什麼非常重要?

孕婦產檢非常重要,是確保母嬰健康的關鍵步驟,能幫助及早發現並處理孕期風險;產檢不只能確認胎兒的正常發育狀況,也能監測媽媽的身體狀況,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婦癌科主任陳楨瑞以上述個案做說明,並指出孕婦在血液檢查發現異常超高的抗穆勒氏荷爾蒙 (AMH) 指數 (正常育齡女性數值介於 2-5,此孕婦為>22.5,因超越檢查極限無法顯示正確數值),已經強烈懷疑為卵巢顆粒細胞癌。而後續病理報告雖證實為卵巢癌,但是歸屬於低度惡性之「幼年型顆粒細胞瘤」。

什麼是「幼年型顆粒細胞瘤」?會有哪些症狀及處理方式?

陳楨瑞指出,「幼年型顆粒細胞瘤」是一種低度惡性的卵巢腫瘤,主要來自卵巢結締組織,常合併不名原因的多量腹水;患者也會因為腹水引起腹脹、呼吸困難的狀況。

他特別提醒懷孕的女性,懷孕期間如果有出現持續腹脹、食慾不振與呼吸困難等症狀,要及早就醫檢查;如果發現伴隨腹水或不明腫塊,更要提高警覺,及早排除惡性卵巢腫瘤的可能。

而傳統卵巢癌在治療上多採取「根除性減積手術」,包括切除子宮、雙側卵巢、輸卵管、淋巴腺與腹腔內轉移之腫瘤,並須搭配術前或術後化學治療,且有相當高的復發與死亡風險。

孕婦發現惡性腫瘤也能做手術嗎?

陳楨瑞分享前述個案情況,在慎重評估風險後,他安排手術為患者切除腫瘤;不過因為合併懷孕中,處理上更為棘手,醫師必需小心切除腫瘤並讓懷孕狀態能夠延續。

他說明,手術以傳統直式開腹,在不造成腫瘤破裂的情況下,切除包含惡性腫瘤的左側卵巢輸卵管,並取部分大網膜組織進行病理檢驗,幸運的是,手術時於腹腔內並沒有發現腫瘤擴散或轉移跡象,因而子宮與右側卵巢輸卵順利保留,子宮內胎兒也未受到手術影響。

個案的病理報告雖證實為卵巢癌,但是為低度惡性之「幼年型顆粒細胞瘤」,可以不用在懷孕期間接受化學治療。陳楨瑞表示,「幼年型顆粒細胞瘤」雖屬少見,但如果能及早發現,由醫師診斷並制定精準治療計畫,還是可以同時守護媽媽與寶寶的健康。

文/劉一璇、圖/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