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前陣子有一則被熱議的新聞,報導指出一位 1 歲寶寶因為媽媽不讓他打開抽屜,於是開始大哭,沒想到哭沒多久就暈了過去。醫師表示,這是「嬰兒屏息症」,常見於六個月到一歲半的嬰兒。
這名寶寶的媽媽表示,因為寶寶一直想打開抽屜,但被她阻止,便開始哭了起來。媽媽心想著讓孩子哭一會兒,他應該會漸漸平靜下來。結果,寶寶大哭沒多久,臉色越來越差,開始發紫,然後沒多久就暈倒了,大概經過10多秒才醒過來。
媽媽因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擔心寶寶身體有異狀,隨後馬上就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所幸醫師表示沒有異常。但寶寶為何會這樣呢?
「嬰兒屏息症」分為兩種類型
雖然新聞後續沒有相關報導,但這讓人想起了「嬰兒屏息症」。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何啟生,曾在醫院官網衛教資訊中提到「嬰兒屏息症」,在小兒科門診中常有家長憂心忡忡地敘述他們一歲左右的小孩,在一陣哭泣之後,突然停止了呼吸,接著嘴唇發紫,跌臥地上就不省人事,持續幾秒鐘至三十秒鐘才恢復正常。以上的描述充分說明了典型的「嬰兒屏息症」。
「嬰兒屏息症」常見於六個月到一歲半的嬰兒,尤其一歲是高峰期,兩歲以後再發作的病例則比較少。一般來說,通常在學齡前都會自動消失痊癒,不必要做特別的治療。臨床上可分為發紺型和發白型。
1. 發紺型
發紺型的情況是,寶寶受到驚嚇、傷害、生氣,或在劇烈的哭泣之後,呼吸突然停止,隨即臉部、嘴唇出現紫青色,並失去知覺,身體軟弱無力,甚至僵直不動。若時間持續較長,還可能伴隨痙攣性的抽搐動作,常讓家屬誤以為是癲癇發作。
2. 發白型
主要是因為小孩跌倒受傷、頭部遭撞擊等造成,往往在一次深呼吸後立即臉色發白,然後失去知覺和肌肉的張力。
「嬰兒屏息症」的發生原因
發生的原因尚未完全被了解,一般和以下幾種因素有關:
1. 劇烈的哭泣後造成血中的二氧化碳銳減,因而引起腦部缺血。
2. 憋氣後的呼吸暫停導致缺氧。
3. 閉氣性痙攣使胸腔內壓增加。
4. 心臟排出量減低,造成腦部循環障礙。
通常「嬰兒屏息症」和小孩的先天體質有關。屬於發病體質者,約有70%每週會發作一次,若有家族史的話,一個家庭中可能就有好幾位小孩都會遺傳此症。研究顯示,屏息症的孩子如果同時合併有缺鐵性貧血,通常屏息症的情況會更嚴重,因此建議可以帶孩子檢查看看,假如確定有缺鐵性貧血,補充鐵劑改善貧血順便也可以改善屏息症的發生。
至目前為止,醫學上並無數據顯示嬰兒屏息症會引起癲癇或智力不足,因此家長毋需太過緊張,當小孩發病時,家長可以馬上用手指用力按壓「人中穴」的部位〈鼻溝正中線的上三分之一及下三分之二的交界處〉,持續數秒,直到小孩恢復正常即可,這種處理方式最適用於急性發作。 但如果暈過去太久,還是要馬上請救護車送至急診。
文/媽媽寶寶 圖/楊紹楚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原文出自媽媽不給開抽屜,1歲寶寶氣到暈倒送醫,你知道什麼是「嬰兒屏息症」嗎?
延伸閱讀
兒童感染黴漿菌!黃立民擔憂:3 特性恐讓黴漿菌越來越難治療
為何一定要老婆碎念,老公才去做家事?然後又嫌嘮叨!這位媽媽訂做「混蛋去洗碗」T,女性狂讚
寶寶哭一哭突然窒息、臉色發紫,到底是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