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敏兒來說,家人的理解和包容,甚至放慢步調等,都有助於孩子正向的發展。只是當他們進入校園後,不見得所有老師和同學都能了解並接受他們,這也是許多高敏兒家長與孩子遇到的困境。父母該如何替高敏兒尋找適合的幼兒園?老師與同學又該如何與他們相處?資深幼兒園園長提出建議給家長參考。
在父母眼中,高敏兒可能突然就因不明原因而發脾氣或大哭,因此雙方在教養與磨合上,難免有更多的困難。這樣的孩子在家庭裡慢慢得到家長的理解之後,孩子接下來得面對進入幼兒園就讀的階段,此時父母最煩惱的就是如何挑選適合孩子的幼兒園,以及確保老師和同學能理解、接納這類孩子的個性特質,同時與他共處。
孩子不見得是高敏兒?問題可能出在管教上
擁有 13 年幼兒教育經驗的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何翩翩提到,從「高敏兒」一詞被知道後,不乏遇到將孩子送來幼兒園時,就告訴老師他的孩子是高敏兒。但從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家長口中的高敏兒可能並非真正的高敏兒,更多時候,可能是父母的管教方式有誤,而造成孩子的相關情緒問題,並非是因孩子的天生氣質所致。
何翩翩表示,老師可以協助家長的,就是幫家長釐清子女真的是高敏兒,還是管教問題,而造成孩子情緒反應。從多年經驗也發現,每 15 至 20 個小朋友中會有一個孩子具有高敏特質,這個數據也與 Elaine N.Aron 的研究,全世界每 5 個人當中,就有 1 個人是高敏感族 (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非常敏感的人)這樣的說法相吻合。
當高敏兒進入幼兒園,老師怎麼陪伴教導?
何翩翩分享,課堂上曾遇過一位典型高敏特質的女孩,上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突然大哭。當遇到這樣的情形,不僅老師會搞不清楚狀況,連同學也可能因此受到驚嚇,因此何翩翩提出幾個情境作法供參考。
- 當周遭出現變化時
參加萬聖節扮裝活動時,平時熟悉的朋友換上一身陌生打扮讓女孩感到害怕,這時老師引導女孩並說明扮裝的人是她熟識的朋友,讓孩子慢慢接受並融入活動中,和同學一同享受氛圍。若孩子依然不願活動也沒關係,可先讓他們在一旁慢慢觀察,等他準備好了,自然也會融入群體。
- 當不小心被碰觸時
高敏兒對於刺激的感受比一般人高出很多倍,比如旁人不經意的觸碰,高敏兒可能誤以為對方在打她。雖然老師和同學應學習同理高敏兒對碰觸的不舒服,但同時也應告訴高敏兒,怎樣是小觸碰、什麼又是打人,幫助孩子正確釐清和定義基本認知。
- 當遇到陌生人事物時
何翩翩舉例,高敏女孩天生怕活潑的孩子,因此當對方靠近時她就會開始哭。此時老師會先將她帶離這個敏感原(人或物品或環境),同時透過擁抱及拍背來安撫情緒。等穩定後,再告訴她對方並不可怕,並幫助她認識對方,透過適當引導,並陪伴孩子體驗,她也能與原本害怕的對象變成好朋友。
適合的幼兒園可遇不可求!家長如何挑選?
準備進入學齡階段的高敏兒,家長最煩惱該如何幫孩子選擇合適的幼兒園。何翩翩提到,曾有位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是高敏兒,小班時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就讀,但老師無足夠經驗應對這樣的孩子,於是孩子在學校常因各種問題而哭泣,老師不解也未及時告知家長,直到某天孩子半夜哭著向媽媽說:「可不可以不要上學?」家長才意識到孩子出了問題,而這一拖就是幾個月。
何翩翩建議家長,對於這麼年幼的高敏兒,在幼兒園的選擇上家長各需多方觀察並與孩子溝通,對此她提出 3 點建議:
1.選擇小班制或親子共學,漸進式融入團體生活
何翩翩指出,尤其高敏兒需要更長時間的關係培養,因此選擇小班制的班級,老師較能照顧到每個孩子,或選擇親子共學的方式,家長、老師雙重陪伴,讓孩子漸進式接觸並熟悉團體生活,等到孩子習慣了、準備好了,以後進入小孩人數多的班級就不成問題。
2.觀察老師態度和教學方法,能否引導孩子融入環境
何翩翩強調,班上若有高敏兒或特殊兒,老師的態度常常是孩子能否融入的關鍵。老師必須抱持正面態度了解這樣的孩子,不嫌棄、不排擠,更不能說出不當用詞,讓孩子被貼負面標籤,老師的正面引導很重要。
3.能否與老師保持密切聯繫,及時處理問題避免擴大
如果孩子有適應上的問題,建議家長應主動與老師保持聯繫,表達自己的疑慮,不要有過多猜測。雙方若能保持密切聯繫,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也能即時知道並處理,避免問題擴大或變得嚴重。當然,如果家長的聯繫對象只有園長或主任,而非真正陪伴孩子的老師,就需特別注意。
最後何翩翩表示,父母如果發現子女有特殊狀況,可尋找額外的教學資源來協助,甚至安排相關課程或採親子共學型式,讓家長和老師一起陪伴著孩子,進而找到真正適合孩子,能開心學習的環境。
文/陳韋彤、賴以玲 圖/孫沛群
延伸閱讀
家有高敏兒系列 6》家長必修的 4 堂課!為孩子構築一個「有安全感」的成長環境 降低將來出現問題的機率
家有高敏兒系列 7》專業提點度過教養難關!7 個教養守則 讓孩子活得更開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