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全國累計兒童 MIS-C 達 117 例!台大小兒科醫師完整說明 6 點家長須知事項

兒童照顧

根據指揮中心報告,截至 8 月 27 日兒童重症總共 190 例,其中有 117 例 MIS-C 。對此,台大醫院小兒部嬰兒加護病房主任、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林銘泰分享台大醫院收治全台灣第一位 MIS-C 兒童及後續治療其他 MIS-C 兒童的經驗,並向家長說明何時應該要帶孩子就醫,以及到醫院後兒科醫師會做什麼樣的相關處置。

林銘泰醫師表示,在全世界各地,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英國皇家兒童健康學院(RCPCH)對 MIS-C 都有其定義。在這些密密麻麻的定義中,主要的重點第一個要是小孩,第二個是發燒,像 WHO 的定義就是至少需要超過 3 天,第三是發炎指數上升,最後也最重要的是同時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器官系統被侵犯。

為什麼會有 MIS-C?

林銘泰醫師說明,雖然目前還沒有很一致的想法,但根據目前的假說,有很多的學者認為,很可能是新冠肺炎感染以後,孩子的身體有免疫失調甚至免疫風暴的產生,於是導致血管發炎或血管的內皮細胞損傷,所以可以想像只要血管分布特別豐富的地方就容易有表現,比如說嘴唇、眼睛、淋巴結、心臟及肝臟通通都會受到影響。

台大醫院 MIS-C 個案治療經驗

在美國出現第一個 MIS-C 個案的 2 年以後,台灣隨著國境的開放,就出現了第一個病例。林銘泰醫師指出,在今年的 5 月底,台大醫院急診處就收到第一個可能的 MIS-C 病例。這個病人是 10 歲的男童, 4 月底時確診新冠,不過當時症狀很輕微,過了 1 個月以後開始出現了拉肚子、淋巴結腫大、發燒、高燒,然後手腳有疹子跟紅腫。

林銘泰醫師提到,當該名男童來到急診時,醫療團隊心裡早就有底,意識到正在處理全台灣第一個 MIS-C 的病例。醫療團隊做了適當的處置,包括免疫球蛋白、類固醇及強心劑,就讓孩子的血壓恢復穩定,可以轉出加護病房。

事實上,台大醫院的在過去這 3 個月收治全台灣大約四分之一的 MIS-C 兒童,這些兒童得到 MIS-C 的日子跟確診相隔的時間大概在 1 個月到 1 個半月左右。這 25 個病人年紀的中位數大概在 6 歲,因為在這一波疫情開始之前,國高中的孩子都已經打過疫苗,所以國小跟更年幼的小孩就變成高危險族群,這部分跟國外的表現很不一樣。

林銘泰醫師指出,這些病人當中如果是過重或肥胖的話,症狀就比較厲害。這些孩子來醫院的時候,大概有四分之一的人會呈現血壓過低或休克,有 8 成會有食欲不好、尿量減少的狀況,其中有三分之二的病人出現川崎病相關症狀。所以大家也會好奇,這些孩子是不是以前就得過川崎病,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所有 25 個病人只有 1 個以前有得過川崎病。

家長如何評估兒童狀況?

對於 MIS-C 的評估,指揮中心有給出相關建議,不過林銘泰醫師表示,實際上醫師在第一線面對這些病人的時候,常常會用的方法叫做「兒童評估三角」,這個方法不需要任何儀器,只要靠著眼睛跟手就可以進行。

林銘泰醫師強調,有家長可能會認為自己又不是醫療從業人員,怎麼去評估這些現象,但如果注意去觀察,其實每一個爸爸媽媽只要每天都有認真去看孩子的狀況,就可以觀察到一些值得注意的情形。比如說看孩子的外觀是否清醒,眼神有沒有呆滯,講話會不會跟平常很俐落流暢的方式有明顯不同。

另外就是呼吸是否順暢?有沒有奇怪的聲音?或是循環狀況好不好?林銘泰醫師解釋,要檢測孩子的血液循環狀況,可以用手去壓孩子的腳底,壓過的地方如果很快就恢復紅色,代表血液循環正常;但如果血液循環不好,腳底的顏色可能就會呈現異常,壓下去之後顏色好久都沒有恢復,這時候就要特別注意。

兒科醫師如何協助 MIS-C 病童?

林銘泰醫師說明,病童來到醫院後,醫師除了用上述手跟眼睛來評估之外,還會安排實驗室的檢查報告,像是抽血、驗小便,主要針對發炎指數部分,還會用胸部 X 光來看看心臟是不是有擴大的現象,有沒有積水,更重要的是心臟超音波可以看看孩子在不舒服的時候,心臟的功能狀況或是心包膜有沒有積水。

做完評估之後就會開始治療,根據指揮中心及美國學會發布的指引,都建議如果 MIS-C 的病人有需要到住院的程度,通常都會給予免疫球蛋白與類固醇,至於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其實對第一輪的治療反應不好,可能就需要高劑量的類固醇或是使用其他的免疫抑制劑。

林銘泰醫師表示,醫院的小兒科治療團隊都會反覆地來評估孩子們的需求,到底怎麼樣的治療對 MIS-C 的孩子在某一個階段要用什麼樣的組合,對孩子的反應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門診常見的 MIS-C 疑問

林銘泰醫師提到,門診常被問到的問題,第一個是 MIS-C 會不會得第二次?他表示,目前國際上的文獻還沒有人得第二次,不過並不是得了 MIS-C 之後就有無敵星星,已經有報告得了 MIS-C 之後還是有可能再確診。所以即便是得了 MIS-C 或是確診過,還是請依照指揮中心的建議,在 3 個月以後要去施打新冠肺炎疫苗,這樣對於未來的 BA.4、BA.5 還是有適當的抗體來對抗。

第二個常見的問題是,孩子如果以前有得過川崎病,會不會比較容易得 MIS-C ?林銘泰醫師強調,得過川崎病的病人並沒有比較容易得 MIS-C ,在台大醫院接受治療的 25 個病人裡面只有一個得過川崎病,所以這兩者是沒有相關的。

林銘泰醫師指出,在台大收治的病人中,只有兩個病人同時合併有輕微冠狀動脈擴張,所以 MIS-C 雖然看起來跟川崎病很像,但兩者很可能是不一樣的。

應對 MIS-C 的正確心態

有很多家長會問,怎樣才可以預防 MIS-C ?林銘泰醫師直言,台大醫院所收治的 25 個 MIS-C 病人中,其共通的特徵就是先前從來沒有打過疫苗。

他強調,要預防 MIS-C 除了打疫苗之外沒有別的方法,所以不管在網路或在門診,他都會提醒家長趕快帶孩子去打疫苗,特別是最近針對 6 個月到 5 歲的小孩正在開始施打,希望各位家長趕快帶孩子去接種,這才真的是可以預防 MIS-C 的唯一途徑,能把 MIS-C 機率降低 9 成,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達成這種效果。

林銘泰醫師也說,如果萬一得了 MIS-C ,家長也不要慌張,目前台灣的小兒科醫師應該都可以把孩子照顧好。即便得了 MIS-C ,心肌有發炎、有水腫,不過目前在臨床看到孩子心肌的收縮力跟心臟的大小其實沒有受到影響,而且都可以恢復得很好。

此外, MIS-C 孩子最一開始要注意的是,有四分之一的孩子可能有血壓偏低甚至休克情形,林銘泰醫師說明,這樣的原因主要是嚴重的血管炎,現在小兒科醫師都知道這個事實,會在孩子住院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對策跟治療,請家長放心。

文/孫珞軒、圖/黃懷賢

延伸閱讀
BA.5 免疫逃脫增 4 倍!免疫權威張南驥:若持續有人感染,就有突變機會
第四劑疫苗該不該打?免疫學權威張南驥:若非次世代疫苗,難以完全保護
9 縣市高溫警戒、雙北 38℃!慢性病患者更易中暑,5 類藥物影響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