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女兒尋找一線「聲」機! 聽能創建讓聽損兒也能贏在起跑點

20220303_每千名新生兒有3名為先天性聽損!聽能創建讓聽損兒贏在起跑點

「媽媽,謝謝妳幫我裝電子耳!」聽見女兒這句話,媽媽心中滿是感動,7 歲是開心學習的年紀,不過今年 7 歲的妡妡在出生未滿 72 小時就被宣判為重度聽力損失,父母在迎接女兒出生的喜悅時,也同時面對了驚嚇與恐慌,但父母很快的從震驚中調適,開啟了早療之路,並積極進行聽能創建,為女兒的聽力尋找一線「聲」機。

妡妡在三個月大時就戴上助聽器,六個月開始早療計畫,八個月即接受雅文基金會的聽語復健課程。而為了幫助妡妡的聽能獲得更有效的進步,孩子在 2 歲 7 個月時也經評估後植入了電子耳。

媽媽表示,妡妡植入電子耳之前,助聽器對於應對日常生活溝通是沒問題的,不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仍存在蠻大狀況,因此希望能藉由電子耳,讓妡妡與一般人溝通無礙,才決定讓妡妡進行電子耳手術。

妡妡媽媽分享,電子耳確實帶給妡妡很大的幫助,在妡妡雙耳戴助聽器時很少可以說出 3 個字以上(例如:長頸鹿、家樂福)的詞彙,在電子耳手術後 2 至 3 週,有一次帶著妡妡經過家樂福時,妡妡突然完整說出「家樂福」3 個字,讓媽媽感到相當開心、感動,妡妡媽媽表示,「電子耳確實在清晰度以及溝通上幫助很大,與同學相處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每千名新生兒有 3 名為聽損兒!聽力師:除前端輔具,應搭配聽能創建

根據統計,台灣新生兒先天性聽力損失發生率約每千人中 3 至 4 人為聽損兒,台北市聽力師公會理事蔡鋕鑫指出,雖然現今輔具特別發達,不過更加重要的是後續的聽能創建,除了前端輔具外,後續搭配該有的聽能創建、聽能復健的療育,相信能為孩子們未來語言發展,有更進一步的貢獻及幫助。

聽能創建(聽能復健)

為聽損者建立並重建口語溝通能力、減輕因聽力損失所造成的溝通困難及活動限制的訓練過程,需要長期進行,且在聽損兒成長、學習各階段中有不同訓練目標。

而助聽器耳模品質也是影響聽損兒童配戴助聽器效益的因素之一,加上兒童的耳道會因為成長而變化,較成人需要更頻繁的更換新耳模。蔡鋕鑫也建議家長,為了讓孩子聽得更好,耳模定期檢視、定期更換也非常重要。

蔡鋕鑫聽力師指出,為了減輕家長的負擔,科林助聽器在聽能創建基金募集計畫期間捐贈 500 組耳模,為雅文、兒慈、婦聯、蒲公英、聲暉及單聽協會等單位轉介的聽損兒申請免費的耳模製作。

現在藍牙無線遠端麥克風系統的引進,也提供家長及老師們新一代的選擇,在使用上也更便利,音訊接收更清晰,幫助輕度到極重度聽力損失的孩童除了上課時能清楚聆聽,課後離開 FM 系統仍能收音不斷線,休閒玩樂、才藝進修、親子對談都能清晰無礙。

「聽好了才能說」聽力為語言學習基礎 發現異常應儘速評估

聽力是語言學習的基礎,語言學習和聽力發展密不可分,雅文聽語文教基金會即指出,兒童 3 歲以後大腦聽覺中樞可塑性會逐漸變差,不易接收聲音刺激,3 歲前若未建立正常聽能,便無法有效學習語言。

因此新生兒經由聽力篩檢發現聽力異常後,必須盡快進行完整的聽力評估、選配助聽輔具,並接受聽語療育課程,聽損兒也能有機會能聽會說並且融入普通學校就讀。

聽損相關社福團體攜手呼籲_聽損兒童需把握黃金治療期及早進行聽能創健

雅文聽語文教基金會陳執行董事表示,26 年來,基金會幫助了 5 千多名小朋友重建聽力並學習說話,「聽好了才能夠說,有看到所有家庭的改變。」

而中華民國兒童慈善協會理事長洪珮珮也指出,「比起說話的聲音,孩子對於音樂震幅、頻率的反應變化更大、更劇烈,對於聽、說的能力也有進步。」因此自民國 86 年以來,每年服務約 200 多名 4 至 12 歲小朋友進行聽語課程的音樂律動訓練,「希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享受音樂的美好。」

33 世界聽力日 「篩檢、復健、溝通」關心聽力保健

每年 3 月 3 日為世界聽力日,世界衛生組織 WHO 自 2021 年起公布 33 世界聽力日的主題為關心所有人的聽力保健,且必須做到「篩檢、復健、溝通」。

科林助聽器即攜手國內多個聽損相關社福團體包括雅文基金會、婦聯聽健基金會、兒童慈善協會、蒲公英聽語協會、聲暉聯合會和單側聽損協會等,除了呼籲聽損兒童需把握黃金治療期及早進行聽能創健之外,更發起了兒童聽能創建基金募集計畫,以實際行動為聽損兒募集更多資源,希望讓每一位聽損兒都能贏在起跑點!

文/李祉函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孩子英文特別差,恐是聽力出問題!聽力師:挑助聽器遵守 2 原則
發展遲緩可能是與聽力缺損有關!守住孩子的健康就要從聽力篩檢做起
早療越早,效果越好!教你看懂孩子需要早期療育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