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育率下降,台灣早產兒仍維持每年約 10%左右的比例,其中有約 10% 的寶寶屬於「極低體重早產兒」,這些低體重早產兒常面臨併發症威脅,若腸道無法有效吸收營養時,更易導致寶寶有生命危險。
極低體重早產兒出生即面臨併發症風險 關關皆危及生命
全世界每年約有 1,500 萬名早產新生兒,即便生育率逐年下降,早產兒的比例卻維持不變。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體重在 1,000 公克以下的早產兒,因出生時非常脆弱,容易發生感染、失溫、或出現併發症,死亡風險高,約佔了周產期死亡率的 75% 以上。
曾有一位 25 週出生、體重只有 700 克的寶寶,除了一開始發生先天性肺炎及敗血性休克,也面臨開放動脈導管造成血液循環系統的不穩定,加上因先天性腸道閉鎖需開腹做腸造口,腸子吸收功能不良,初期營養建立非常困難,還好治療過程中給予即時營養,協助寶寶順利過關回家。
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暨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醫師提到:「台灣新生兒死亡率在國際間仍屬中段班,極低體重早產兒一年約莫占總出生人口數的 1%,雖人數不多但死亡佔比卻很高,所以更要積極給予營養照護及治療,才能大幅減低併發症的發生機率。」
出生後的早產兒不能再從臍帶血流獲取生長所需的糖、脂質、蛋白質以及各式營養素,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暨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 (NICU) 病房主任林湘瑜醫師表示:「因剛出生早產兒的腸胃道都未成熟,吸收營養能力非常有限,現在能根據早產兒的體重來計算每次所需的熱量和蛋白質,微調配方就可以提供身體養分。」
響應世界早產兒日 百特發起內部捐款高達 15 萬元
近五年來,早產兒比例不減反增,從 9.77% 成長至去年已來到 11.58%,鑑於台灣生育率年年破新低,今年早產兒基金會提出「生得少,就一個都不能少!」,然而早產兒在脫離保溫箱前面臨的種種併發症考驗,在腸道發育還不完全前,給予營養照護相較之下更顯重要。
百特積極投入早產兒醫療市場,今年 (2021) 除幫助超過百名早產兒回到媽媽的身邊之外,更希望每位極低體重早產兒,在為生命奮鬥之時,能得到安全保障的營養後盾,讓每一個小小生命都有機會探索世界。更響應 11 月 17 日世界早產兒日,以實際行動關心早產兒,發起『百特 x 小腳丫看世界』捐款活動,讓員工認識早產兒是如何努力認真活下來,並將所有款項捐助於『早產兒基金會』。此捐款活動共募得 15 萬元,期望這份小小心意能幫助拯救並延續更多小小生命。
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董事許瓊心醫師表示:「感謝百特投入早產兒的醫療照護發展,願意幫助為數不多的小小孩,而基金會宗旨是協助早產兒獲得適當的醫療,致力提升早產兒醫療照護品質,很開心百特可以成為完善早產兒照護的一份子。」
早產兒的照護越來越受重視,期望將來,台灣早產兒都能有好的營養給予支應,為這些寶寶的基礎打底一起對抗併發症,讓台灣新生兒一個都不能少。
文 / Heho編輯部、圖 / 何宜庭
延伸閱讀
一同守護小腳ㄚ們!國健署:早產兒追蹤照護計畫上路
早產兒需要補充哪些營養?兒科醫師:全靜脈營養 3 個要點這樣選
嬰兒按摩好處多 促進孩子成長還能增進親子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