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個新生兒就有一個聽損 遲緩兒恐是單邊聽損惹的禍

new

在台灣,每300名新生兒中就會有一位面臨聽損問題的孩子,其中也有不少是容易被忽視的單側聽損問題,透過篩檢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同時透過助聽輔具及復健,幫助孩子建立聽與說的能力。

萬芳醫院小兒神經主治醫師暨北護聽語副教授翁仕明表示,在幼兒聽損問題中,單側聽損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這是由於雙耳聽力的補償作用,或是單側聽損不是全然聽不到聲音,孩子不是全然對聲音沒有反應,透過篩檢才可以及早發現。

「許多家長甚至完全沒有發現孩子聽力有異,而是發現孩子學習力、溝通能力比較差,疑似遲緩兒,帶來檢查後才發現是單側聽損的問題,」翁仕明表示。

翁仕明指出,家⻑在照顧聽損的孩子上,往往面臨較大的壓力,因為即便持續追蹤,稍有不留意,也許孩子的聽力又惡化了;此外,也由於單側聽損不一定在出生後不久就發現,也有可能導致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

單側聽損的兒童,容易在水平距離上判斷失常,智力沒有問題但是學習速度比別人慢等現象,如果出現這些問題,家長可以帶孩子到小兒科、小而復健科或是耳鼻喉科進行聽力檢查。

把握 0~6 歲語言黃金期 聽能復健助重拾口語表達能力

翁仕明提醒,針對聽損的兒童,最好能夠早期介入,從剛出生時的新生兒聽力篩檢開始,若有被確診為聽力損失,就應該及早配合治療並且持續追蹤。「聽損的孩子戴上助聽輔具後,需要⻑期接受聽能復健,加上家⻑的深度參與,才能建起聽與說的能力,有的孩子花了3年,有的需要更久,」翁仕明指出,把握 0~6 歲的語言黃金治療期,聽損兒就有機會重拾如同一般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聽能復健是幫助聽損兒童利用剩餘聽力,藉由佩戴合適的助聽器,或以植入人工電子耳的方式,,協助聽損兒童透過聽能學習口語溝通的聽語訓練方式。將聽能、語言、說話、認知,依其一般孩童發展程序,在自然且有意義的生活情境中,學習傾聽、說話及語言。

單側聽損無社福補助

台灣的「百大青農」陳惠琪女兒小淨出生時被篩檢出右耳有聽損的狀況,她指出,相關的協助資源都只限於兩耳失聰、另有身障手冊的孩子,而單側聽損兒童,就成了沒有額外資源的群體。由於兒童單側聽損無法獲得社福補助,需自費購買助聽輔具,對本就有經濟壓力的父母來說負擔更大。陳惠琪也呼籲政府儘快對這群孩子施以關注。

有感於此,近日,明基集團虹韻助聽器攜手丹麥 GN Hearing 和德國⻄嘉 (原⻄門子助聽器) 三家企業合作發起「虹韻聽見愛希望工程」,聯手捐贈170萬助聽器及無線發射器予弱勢族群並同時啟動全台北、中、南巡迴聽力保護講座。希望喚起大眾關注聽力照護的重要性,倡議弱勢聽損者友善環境及協助拾回良好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受損 WHO建議保護聽力請這樣做

重聽竟是鼻咽癌 這4個你想不到的症狀也是癌症警訊!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