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都會留意到寶寶的頭型不是圓的,可能後腦會有點扁或者是偏向一側,如果有這樣的情況也不用太擔心。因為嬰兒出世後頭骨仍很軟,如果他們在長時間都持續同一姿勢就會因受壓而變形,但頭型是可以調整的。以下整理了 3 個改善頭型的方法,並有許多家長都關心的嬰兒能否使用枕頭的迷思。
嬰兒頭型扁平、不對稱很多時是因為嬰兒長時間仰睡,或者長期側向同一個方面,令後腦受壓或頭型不對稱。如果嬰兒的頸部肌肉較為緊繃,經常只望向某一邊也會加劇問題。
嬰兒出生後的大約 3 至 6 個月是矯正頭型的黃金期。他們的頭骨仍有彈性,可以透過日常生活逐漸調整。只要用對方法,就可以慢慢幫助將嬰兒的頭型變得圓潤。越早開始調整效果就越理想。
3 個方法改善嬰兒頭型
1. 多做 Tummy Time
初生嬰兒未懂得撐起頭部,可以讓寶寶趴在家長的胸口、膝頭或者地墊上玩,並刺激他們轉頭或抬頭,多做這動作有助訓練頸部肌肉,減少後腦受壓,慢慢可以令頭型變得更圓。進行 Tummy Time 的時候,家長要留意寶寶狀態,如果他們感到疲倦就要停止。

2. 改變睡覺方向
家長可以將嬰兒床、嬰兒玩具或者光源調整到另一邊,吸引嬰兒轉頭,避免同一邊長期受壓。每次寶寶睡覺或起身後,家長都可調整物品的擺放位置,令他們的兩邊頭骨都能平衡受壓。
3. 抱法要多樣化
家長在抱嬰兒或餵奶時可以交替位置,例如側邊抱,換抱手,避免經常用同一方向抱,令寶寶的頭多向不同方向發力。
隨著嬰兒的活動能力增加,頭型應該開始慢慢改善。如果家長發現寶寶的頭型明顯不對稱,或者懷疑有顱縫早閉症的罕見問題,就應盡快求診。
嬰兒能使用枕頭嗎?
1 歲以下的嬰兒不需要使用枕頭,用枕頭墊高頭部或會壓迫呼吸道,導致呼吸困難。嬰兒趴睡枕、頭型枕、或者中間凹下、兩側偏高的枕頭,都不適合 1 歲以下的嬰兒使用。家長也不應在嬰兒床的周圍放置填充玩具、棉被等物件,避免嬰兒因轉動頭部,被枕頭或其他物件悶住而猝死。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新手爸媽必看!嬰兒仰睡、別急用枕頭的6個安全睡眠重點
千萬不要讓 1 歲以下嬰兒趴睡、用趴睡枕也不行! 容易導致嬰兒猝死症
玩黏土也能促進腦部發育?3 大益處幫助孩子專注又靈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