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多少耳聞「類固醇」能夠治百病,但卻有衍生的風險。過去研究早已證實長期服用類固醇會出現嚴重副作用,不只是出現在外表上的月亮臉和水牛肩。近期也發現,孕婦為特殊族群,若在孕期、產前施打類固醇,可能會增加新生兒出生一年後感染肺炎、敗血症或腸胃炎等感染的風險。
早在 1948 年以前,臨床發現類固醇在自體免疫疾病有驚奇療效,從此被俗稱為「美國仙丹」,是社會大眾耳熟能詳的一種藥物。常見用途包含治療皮膚的類固醇藥膏,或者使用在有早產跡象的孕婦身上,可加速胎兒肺部成熟,並降低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及死亡率等狀況。
長期服用類固醇,對成人、兒童都有風險
但就在 1960 年後,臨床進一步發現長期服用類固醇可能產生副作用。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蔡慧如說明,包含白內障、青光眼、消化道出血或潰傷、感染或敗血症、心血管疾病、高血糖、骨質疏鬆或骨壞死、庫欣氏症候群等。因此臨床醫師開立類固醇藥物時多會謹慎以對。
然而蔡慧如指出,近期也有研究發現,短期口服類固醇,即便連續使用天數小於或等於 14 天,依然會增加消化道出血、敗血症與心臟衰竭的機率,「雖然罕見但嚴重的臨床副作用」。且不是只有發生在成人,而是兒童身上也會有,對成人增加 1.8 至 2.4 倍風險;兒童則是 1.8 至 2.2 倍。
孕婦族群短期使用類固醇要特別注意!
這個結論,也讓醫界認知到,短期使用類固醇並不像教科書中提到的一樣,完全沒有風險,尤其對孕婦此族群的影響不容小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姚宗杰指出,過去是為了使用在未滿 34 周、有早產跡象的孕婦身上,以加速胎兒肺部成熟,可以降低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及死亡率,甚至晚期早產(35、36 周)實施打,也可以增加對新生兒的保護效果。
雖然有明顯好處,卻並不清楚孕婦產前施打類固醇對其子女的影響。因此姚宗杰偕同蔡慧如,與台北大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及哈佛大學,共同針對懷孕期間施打類固醇的安全性進行探究與分析。研究發現孕期施打類固醇,會增加子女出生第一年內發生嚴重感染,甚至需住院疾病的風險,包含敗血症、肺炎、急性腸胃炎、泌尿道感染。
追蹤近 200 萬對孕婦,研究有 2 大發現
研究團隊分析衛生福利部健保資料庫,並追蹤長達 12 年、共約 196 萬對母嬰中的資料,結果顯示約 4 萬 5 千位孕婦曾於孕期施打 1 次療程的類固醇。結果顯示,其嬰兒出生第一年內產生任一嚴重感染的風險較未施打類固醇者高出 1.24 倍。進一步分析特定感染症也有不同的機率,包含:
- 罹患敗血症的比例高出 1.52 倍。
- 肺炎高出 1.22 倍。
- 急性腸胃炎高出 1.35 倍。
不僅如此,產前施打類固醇,對早產兒與足月兒都有增加嚴重感染的機率,甚至足月兒的風險還比早產兒更多一點。姚宗杰推測,可能是因為足月兒已經不需要使用類固醇來穩定肺部,且類固醇會壓抑身體免疫細胞,但無論好或壞的免疫細胞都會抑制,造成人體免疫力下降,反而增加感染。
類固醇有好也有壞,重點在注意後續追蹤
但姚宗杰也強調,針對未滿 34 周的早產兒,使用類固醇的好處仍多於壞處,若因擔心出生後的副作用而嚴格甚至禁止使用,反而造成孕婦早產或導致新生兒肺部呼吸窘迫,都得不償失。他補充,晚期早產(35、36 周)若不施打類固醇,依然有 4 成可以足月生產,因此此族群究竟是否有需要類固醇,也許是未來可研討的方向之一。
另外蔡慧如提及,除了在短期對於新生兒的風險外,另也不可忽略長期下來直到幼兒時期的影響。2020 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 Raikkonen 博士團隊的研究指出,婦女於懷孕期間使用類固醇,會增加其子女精神和行為障礙的可能風險,包含自閉症障礙類群、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
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提及,目前此研究已發表於國際權威綜合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是全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研究期刊之一。但姚宗杰強調,此成果的目的並非代表未來不建議使用類固醇,畢竟類固醇就像雙面刃,不可忽略它的好處,如可以減少 4.3% 新生兒窘迫。重點在於提醒臨床醫師和家長,需注意後續風險及進行長期追蹤,才能真正保障孕婦與胎兒的健康。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妊娠糖尿病增早產和巨嬰風險!孕媽咪血糖超標 靠連續性血糖監測器產下健康寶寶
《黑澀會》成員洪詩產檢才知胎兒有罕見疾病基因!為什麼產前基因檢測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