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恐差 10 倍!專家揭「2大易不孕疾病」竟為家族遺傳

0412-不孕症

現代人普遍晚婚,不過隨著年紀增加,自然受孕機率也隨之降低,此外,TFC 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副院長王瑞生王瑞生醫師表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子宮內膜異位症為常見 2 大不孕疾病。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子宮內膜異位症,常見不孕疾病

王瑞生醫師指出,造成不孕症原因,最常見疾病為子宮內膜異位症以及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其他像是高齡、卵巢早衰患者也很常見。

根據 TFC 過去統計資料顯示,有 25% 至 30% 屬於子宮內膜異位症以及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這 2 種疾病不只會造成不孕,也須當成慢性病看待,因為患者常為年輕時就會產生症狀,直到不孕時才會就醫。」

母親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女兒患病機率高 5 倍

若媽媽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生下的女兒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機率比正常人高出 5 倍。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成因尚不清楚,不過有可能為多重基因遺傳影響,不一定會發病,不過若生活作息不正常、飲食失調等額外因素,就會導致症狀提早出現、加重。

患者年輕時可能只有月經不規則、不排卵的症狀,但年紀大時,恐怕還會出現脂肪堆積、代謝症候群的狀況。王瑞生醫師提醒,因此有相關症狀就要注意,像是多囊性卵巢症狀為月經不規則、皮膚易長痘痘,子宮內膜異位症則為容易經痛。

照片檔 ID:1137054098

子宮內膜異位症 常見長期經痛、性交疼痛

至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王瑞生醫師進一步解釋,若子宮內膜長在卵巢內,就會產生巧克力囊腫,若長在子宮肌層則會演變為子宮肌腺症。子宮內膜異位症症狀常為骨盆腔疼痛、長期經痛、性交疼痛,不過僅有 2% 至 5% 患者有明顯症狀。

而若媽媽或姊姊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罹患率則比一般人高出 7 倍,受孕率最高也會相差至 10 倍,輕微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並不會造成不孕,但若發生巧克力囊腫、子宮肌腺症,受孕程度就相對困難。

因此王瑞生醫師建議,若有經痛、月經不規律的青少年,應該儘早就醫檢查,越早介入治療,對於疾病控制更有幫助。

年齡、卵子數量 為試管嬰兒成功重要因素

根據 88 年至 108 年國健署人工生殖執行報告書,10 年來人工生殖的高峰年齡從 32 歲變成 38 歲,生育年齡拉長6歲;而累積懷孕率從 37.2%提升到 45.8%、累積活產率從 27%提高到 34.5%。

TFC 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執行長曾啟瑞醫師表示,依據 TFC 統計,小於 38 歲累積懷孕率近 7 成、累積活產率更比平均高出近 8%,單胞胎比例高達 81%,和過去相比已經有非常大的提升。

曾啟瑞醫師表示,所幸試管嬰兒技術幫助許多父母一圓求子夢,而 4 月份時台灣引進試管嬰兒科技邁入第 37 年,「1985 年,台灣第一位試管嬰兒誕生,民國 80 年代時,平均就醫年齡為 32 歲,至近年來不孕求診年齡已增至 38 歲,不過相對活產率有增加趨勢,目前累積懷孕率為 45.8%。」

冷凍胚胎、染色體檢測 2 大技術 讓累積懷孕機率大增

曾啟瑞醫師解釋,近年來提升懷孕率和活產率的重要原因是「冷凍胚胎」和「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 (PGT-A)」2 個技術的發展。

過去冷凍技術尚不完全,多半是將胚胎新鮮植入,但現在技術已經成熟,以 TFC 為例,解凍胚胎的存活率已經高達 99%,冷凍胚胎植入的周期數已超過 2,000 個,佔全部的 90%以上,植入成效良好。

曾啟瑞醫師表示,冷凍胚胎技術能夠避免或降低遲發性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且對凍胚的接受度更高,同時子宮也可在準備凍胚植入的過程中得到更好的修復、復原。

曾啟瑞醫師指出,「平均 35 歲以下女性每取出 15 顆卵,至少能保證生出一胎,而 40 歲以上女性,好的胚胎只剩下 2 成,因此還是建議 25 至 35 歲之前完成生育規劃。」

文/李祉函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我不胖但是有多囊!代謝型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中醫調理有解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八成」有症狀!長小鬍子、青春痘,糖尿病機率也翻5倍
長期經痛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  一張表教你選擇檢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