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差,反而是求救的訊號!心理師:不專心是挫折的一種表現

孩子成績差,反而是求救的訊號!心理師:不專心是挫折的一種表現

為什麼孩子的表現不好,常常體現在「成績」上?為什麼孩子總是無法讓父母放心?或許,爸媽們可以觀察自己平常對孩子的相處模式,是不是也是總讓人「不放心」呢?一位心理師用她觀察到的故事,讓爸媽們看到,問題或許不只是表面上看到的那樣。

我見了很多患焦慮障礙的青少年,也聽到了很多他們與父母的故事。這些故事深刻地驗證著在青少年焦慮方面的研究結果,即父母的教養行為對孩子的焦慮障礙起到非常重要的促發及維持作用。因此,我想陸續講幾個患焦慮障礙青少年的故事給父母聽,也許會讓看到這些文章的父母有所啟發。

小 A 的故事

小 A 的理科成績不好,母親對她不理想的成績非常生氣。因此,每一次考試,小 A 都會非常緊張,生怕自己考不好又會遭到母親的批評。然而事情往往會如此發展。小 A 一次又一次地考不好,母親總是在看到分數之後,非常嚴厲地斥責她「沒有用功讀書」。

小 A 向我敘述時非常地委屈,因為她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可是有些學科學得非常吃力,怎麼都學不會,平常學習的過程已經很挫折,到了考試更加膽戰心驚。有時在考場上,小 A 看見一題比較困難的題目後就開始慌亂,覺得自己一定做不完、一定會考得很爛,過幾天分數下來後又會被母親劈頭蓋臉一頓臭罵。小 A 覺得自己和別的孩子比腦子很笨,媽媽對自己一定非常失望,她對自己也感到非常失望。她覺得自己在任何方面都沒有什麼長處,總是擔心以後自己會令母親一直失望下去,對自己將來的人生也沒有什麼憧憬。

圖片來源:freepik

我發現小 A 的焦慮情緒與母親對她的影響有非常大的關係,於是我聯繫小 A 的母親,問問她小 A 的情況。當我詢問小 A 的母親時,她說她有時對小 A 很失望,氣小 A 沒有像她期望的那樣專心讀書。我問她,「小 A 是怎樣不專心讀書的?」,她說小 A 學習時總是走神,會控制不住自己去玩手機或者看閒書。當她發現時,就會嚴厲斥責小 A 學習不專心,然而斥責並沒有什麼用,小 A 不專心的情況並沒有得到改善。

注意力不能集中是青少年焦慮障礙非常重要的一個特徵,因為焦慮情緒會使青少年感覺到煩躁不安,而無法將注意力集中起來。但家長常常會把孩子的「困難」當成是孩子的「錯」,認為簡單的訓斥就可以讓孩子改掉錯誤,而事實上往往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小 A 母親之所以對小 A 發火和責罵的原因是,她希望小 A 的理科成績優秀,然而小 A 在理科學習上並沒有天賦,她感到非常失望,卻不能調整自己的期望,幫助孩子去發展自己的天賦,而認為只要通過嚴厲的訓斥,小 A 就可以擁有理科的學習天賦。但訓斥實際上是對孩子自尊的不斷打擊,不斷讓孩子在心裡強化一個感覺,那就是「我不行,我沒有能力」。並且,孩子會因為自己讓父母失望而感到深深的內疚,但是卻無能為力去改變父母對自己的失望(因為要求一個沒有數學天賦的孩子學好數學根本不可能啊),最後形成一個很強烈的感覺——「我不夠好,所以我不配得到父母的愛」。

認知行為治療對於焦慮障礙及抑鬱症等很多疾病的研究都發現,很多患者在內心最深處的對自己的信念就是「我沒有能力」和「我不配得到父母的愛」。而這兩個信念,足以摧毀一個孩子對美好生活的感覺及期待。

小 A 母親該如何幫助小 A

首先需要做到的是理解。

理解孩子聽起來很容易,但實際做起來最難。很多父母把孩子當成是自身的延伸。他們的想法是:我生了你,所以我就希望你變成怎樣怎樣。當孩子離他們的期望有一些距離時,他們感到自己的願望沒有實現而感到挫折,進而把挫折的火氣發洩在這個讓他們失望的人(也就是孩子)身上。這其實也是父母人格發展不夠成熟的體現。

成熟的父母,能夠把孩子當成是另一個獨立的人,去嘗試理解孩子經歷了怎樣的痛苦,面對著怎樣的困難,然後去力所能及地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困難。

智力是多元的,每個人出生時的天賦是不一樣的,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在記憶和計算上做到聰慧過人。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智力」表示失望的話,恐怕自己的責任更大,畢竟「智商」受到遺傳基因的影響最大。

回到小 A 的例子中。

小 A 在學習理科上遇到困難,我建議小 A 的媽媽要去接納自己孩子的特點,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幫助孩子去發展她自身的天賦,建立起自信的感覺。

小A的媽媽反問我:那難道我就看著孩子學習時不專心不管嗎?

我發現家長常常會有這樣一個錯誤的想法,那就是如果理解孩子、接納孩子的話就意味著對孩子的問題置之不理。這也許是因為家長們感到自己的能力非常匱乏,除了斥責孩子之外想不到其他的解決辦法。

針對小A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家長可以嘗試以下的解決辦法:

1 、父母首先要了解小 A 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是由於什麼原因。

家長要帶著理解和同理的態度和孩子談,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的困難究竟是怎樣的。是由於分心物太多?還是因為對學科沒有興趣?還是因為對學習過程產生了很多挫敗感,而面對這些挫敗感覺得太艱難?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其學習分心的原因也可以說是各自具有獨特性。

2、 在了解了孩子學習時分心的原因之後,家長可以根據這些原因與孩子一起商量,讓孩子能夠對他的行為做出一些調整。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由父母單方面來安排孩子做這個或者那個任務,而是和孩子一起討論,用哪些方法也許能使學習分心的這個現象發生一些改變。

  • 比如用尊重孩子意見的語氣說:我們一起來想個辦法來讓你更專心一些,你覺得媽媽怎麼幫助你,會讓你更容易專心呢?
  • 如果是由於分心物太多,可以向孩子提議:你覺得如果每天放學回來後把手機(如果手機是分心物的話)交給媽媽保管,等你寫完作業再來找媽媽取手機,這會幫助你在學習時更專心嗎?
  • 如果是對學科沒有興趣,去和孩子一起探索對這個學科沒有興趣的原因,看是不是孩子的學習方法或者老師的教學方法沒有喚起孩子的興趣,嘗試去尋找私人家教專門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興趣。
  • 如果是孩子在學習中的挫折感太強,鼓勵孩子去表達挫敗的感覺,並且陪伴孩子一起面對挫折,讓孩子明白挫折也是人生體驗中非常必要的一部分,鼓勵而不是「鞭策」孩子去體會並面對這些挫敗。

但在我和青少年及其家庭工作的過程中,會常常遇到家長來問我,「我按照你上面說的方法去和孩子談話了,可是孩子的問題還是沒有改善,怎麼辦?」

這些家長是把改變的過程看得太容易了。

就拿心理治療師與焦慮障礙青少年的工作為例,一個專業的心理治療師,帶著共情和理解的態度和青少年工作,往往要工作幾個小時之後(每週一次,每次50分鐘),才能對這個孩子的問題有個大體的理解,才能明白青少年的困難(比如分心)出在什麼地方,有哪些無效的應對模式,以及這些無效的應對模式是怎樣在家庭環境中發展出來的。

具體再以小 A 為例。

小 A 的媽媽從小 A 上幼兒園時就表現出對小 A 的失望。小 A 可以記得她參加幼兒園的計算比賽時,媽媽在她得了倒數第二名後對她說:「為什麼你就算得比別人慢!」

小 A 也可以記得上了小學三年級後學數學開始變得吃力,媽媽教了她一遍她還是不會,媽媽生氣地朝她喊:「你腦子怎麼這麼笨!」小 A 對自己變得非常沒有信心,對待數學這樣的學科也有了更多的害怕。遇到難題的時候,小 A 會想:「我腦子比別人笨吧,我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所以她也就沒有再花更大的力氣去學習數學了,她也沒辦法對這個學科產生起一絲絲的興趣。

有多少孩子是在父母的辱罵下失去對學習的興趣了呢?在我見過的青少年裡,這個數字多到數都數不過來。

如果父母不去控制自己的情緒的話,而把孩子當成自己發洩失望怒火的垃圾桶,也許很快父母就會在孩子的青春期裡,看見自己培養出了一個怎樣的無法自愛自信的孩子。

對小 A 的修復是需要漫長持久的過程的,因為小 A 的自尊已經在父母的責罵下變得很低了。

我在與小 A 的工作中,慢慢幫助小 A 在每一個她成長的瞬間看到她自己的資源。我會給小 A 講:「你和朋友相處的時候特別共情貼心,這不是每個像你一樣大的小孩都可以做到的,真的很棒啊」。在小 A 不能專心學習的這個議題上,我陪小 A 一次又一次地討論在學習的過程中她遇到了怎樣的挫折,我們討論怎麼樣頂住這些挫折感,在自己不能忍受的那個極限上再多面對一會兒。我告訴小 A 她在努力去面對她的挫折,這樣真的很棒,因為我知道一個人面對挫折感有多難。

就這樣,經過很久的諮詢,小 A 慢慢地在學習上找到了能夠更加專心的方法,她看自己的角度也發生了變化。她明白了媽媽對她的看法「笨小孩、不用功」只是媽媽的偏見。對於媽媽沒有發現的她的美術天賦,她為自己感到自豪並且想要去發展自己的這部分天賦,而對於數學,她還是會努力去學習,但是不會再怪自己腦子笨所以學不好數學。

小 A 的諮詢需要多久的時間呢?

每週一次的話,至少也要一年的時間。孩子用十幾年的時間形成了病理性的症狀和低水平的自尊,怎麼可能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消除這些不好的影響呢?所以家長要時刻提醒自己,對孩子的成長保持覺察和耐心。

本文授權轉載自簡單心理,原文:《如果你有一个焦虑的孩子,你是不是这样的家长?》

Heho 編輯部編輯整理

簡單心理官網:https://www.jiandanxinli.com/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快考試了,孩子卻「無要無緊」!散漫小孩該怎麼變成認真向上?

多喝水讓兒童更聰明!研究:飲水提升「一心多用」的認知功能

素養時代來臨!如何教小孩長文閱讀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