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流產後處理、產後胎盤殘留 … 醫曝「盲刮」風險高!換這招不傷子宮更安全
會不會痛?會不會不孕?會不會都留下陰影?這是許多女性在面對「子宮內膜擴刮手術」時,心中最真實的擔憂。許多曾經遭遇過的女性..
自閉症幼兒共病風險高 5 倍,確診後 1 年內是發病高峰
最新研究顯示,自閉症不僅影響社交與行為發展,也與多種身體疾病密切相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與台北醫學大學、加拿大多倫..
新手媽媽產後隔天昏迷!醫揭「致命血栓」真相:剖腹產風險高 4 倍
剖腹產發生靜脈血栓的機率為千分之 3,遠高於經陰道生產,且近年比例有增加趨勢。29 歲何小姐產後隔天欲下床走動,卻突發性..
孩子認識形狀,有助邏輯思考與數學力發展!
不少家長會鼓勵孩子學習基本形狀,例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但未必真正了解背後原因。其實形狀是「幼兒數學」的基礎,同時涉..
怕打針哭鬧?自費「鼻噴式流感疫苗」幫孩子免針接種,2 歲以上可施打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已開打,但部分孩童聽到要打針便哭鬧拒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宋季純表示,這類孩童可自費..
孩童感冒要吃抗生素嗎?5 大用藥安全重點一次看懂
兒童並非「小大人」,不同年齡層在藥物劑量與選擇上都需專業醫師或藥師評估;尤其,面對兒童常見的抗生素使用議題,更要避免不必..
7 成小六生都近視,兒童近視低齡化嚴峻!專家提醒:守護視力健康靠 1 關鍵
據國健署「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顯示,台灣 18 歲以下青少年近視盛行率高達 87.2%,居全球前三。更令人擔憂的是低..
小孩發燒不必急著退燒?兒科醫:「1 情形」須就醫
秋冬即將到來,各式病毒齊發,造成體溫升高甚至發燒,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洪裕發表示,發燒有著提升免疫反應對..
「妊娠高血壓」恐致命!中醫師推薦喝 1 茶飲安胎又減壓
臨床上,妊娠高血壓可說是「母嬰殺手」,主要原因是全身血管攣縮,導致血流量減少,造成周圍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血壓升高外,還會..
自殺成兒少第二大死因,專家揭 4 大壓力夾擊「非抗壓不足」
明(6)日為心理健康日,根據衛福部資料,自殺已連續多年為台灣 15 到 24 歲年輕族群第二大死因,死亡率從 20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