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素養」怎麼養?帶孩子善用公共圖書資源,有效打造孩子的閱讀力

高雄女中國文老師楊子霈指出,近年學測國文科字數平均破萬。「在高中現場,對素養導向的趨勢特別有感,你忍不住會去『反推』自己要怎麼教養小孩,才能幫他們裝備好將來所需的能力。」

近幾年,教育、教養界最熱門的關鍵字莫過於:「閱讀素養」。呼應108課綱的精神,從學校段考到大型升學考試,強調閱讀理解的素養考題大幅增加。

閱讀素養何以如此重要?它不僅是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也是生活中學習很重要的工具。新北市莒光國小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黃英琴指出,「過去提到閱讀,焦點多半放在閱讀興趣的培養。近年來強調的是,閱讀能力建立的必要性!」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關於閱讀素養,家長必須知道的4件事

高雄女中國文老師楊子霈指出,近年學測國文科字數平均破萬,「萬言書」的考試時間只有90分鐘,就連學校的國文段考考卷也有4張A3之多;楊子霈有感而發地說:「在高中現場,對素養導向的趨勢特別有感,你忍不住會去『反推』自己要怎麼教養小孩,才能幫他們裝備好將來所需的能力。」

面對全新的學習和評量方式的轉變,家長對於閱讀的認知勢必也得「升級」,關於閱讀素養,以下4個重點,家長一定要知道:

閱讀素養不好,學習變弱勢

台師大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名譽教授陳昭珍認為,「培養閱讀素養,就是養成自學能力。」「如果孩子閱讀素養不好,無法閱讀長文、在很短的時間內抓重點,其他學科的學習能力,也不會好!」

黃英琴提醒,「若孩子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缺乏長文的訊息擷取、推論、整合能力,進入國中之後,會變成學習弱勢者。」因此,莒光國小安排5、6年級每周上一節閱讀課。她觀察,很多國中生去補習,問題就出在缺乏自學能力,習慣被餵養整理過的知識。

需要長時間累積,升上高中以後,落差愈大

閱讀素養的養成無法一蹴可及,楊子霈指出,「尤其是國文、歷史、地理等科目,必須長時間累積,高中以後你會發現大家的落差非常大。」

面對素養題,學生最常卡關的問題包括:沒耐性或沒信心閱讀長文、讀得太慢、不會抓重點。以及,常識和生活經驗太少、缺乏文史和地理等大的架構概念,例如:考楊牧的詩《熱蘭遮城》,摘部分內容,考這首詩的題目可能是什麼。即使看不懂楊牧的詩也沒關系,只要去過安平古堡就可作答,但很多學生答不出來。

楊子霈指出,「從小有閱讀習慣的孩子,面對素養考題相對比較游刃有餘。」之前班上成績最好的女生,從小爸媽陪她大量閱讀和看電影,累積豐富的人文知識,比起看短影音,覺得看書更有趣、深刻,最後考上台大醫科。

培養閱讀素養,善用學校圖書資源是關鍵

黃英琴對家長演講時,常舉一個實例,莒光國小圖書館有「閱讀VIP」(全年級借閱前5名),其中4年級和6年級有一對兄弟檔,兩個孩子閱讀量大且廣,家長的鼓勵顯然發揮很好的作用。

身為國文教師,楊子霈很有意識地培養雙胞胎女兒的閱讀習慣;她們1歲多起每天讀2本繪本,上小學前閱讀超過3,000本書。念小4的她們如今每天到學校圖書館借書,日積月累,閱讀能力自然養成。

很多人說,閱讀素養是家庭的「軍備競賽」。楊子霈認為,「閱讀素養與家庭文化資源,兩者間有些關係,但不是必然。」以高雄市來說,每個行政區都有1至2間圖書館,加上中小學圖書館的資源,以及學校班級的班書,這些公共圖書資源都可以好好利用。

孩子2歲多以後,楊子霈全家固定每2周去圖書館借書,家庭借書證一次可以借30、40本,是她們家很重要的家庭活動。周末全家會上超市採買、去圖書館,「一個是補充物質糧食,一個是補充精神糧食,兩者同樣重要,都需要定期補給。」

閱讀素養的養成,需要方法和資源

培養閱讀素養,需要方法,也需要資源,但不見得每個家庭都有條件、提供孩子豐富的資源。長期推動兒童閱讀的黃英琴說:「圖書館的存在,就是為了弭平家庭資源的差距問題,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獲得閱讀的機會和權益。」

陳昭珍強調,「圖書館對於『閱讀平權』很重要,無論是幼兒或老人,家裡有沒有書,提供每個人終身學習的機會。」

學校圖書館豐富館藏,有效讓孩子愛上閱讀

身為閱讀推動教師,黃英琴以莒光國小日常的實務運作經驗,分享學校圖書館在協助養成學生的閱讀素養上,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及任務,以及如何有效讓學校圖書館發揮效能。

1 提供閱讀的支持,確保每個孩子都有書可讀

莒光國小圖書館積極推動「班級書箱」(每班一箱45本不同書籍,每7週輪替一次書箱)和「巡迴圖書」(1週一袋相同圖書35本),「這樣能夠確保家庭功能不良的孩子也有圖書資源,每個孩子都能夠閱讀,」黃英琴說。

另外,莒光國小每個月平均上架20、30本書,上架速度比市立圖書館更快。「過去,孩子沒有太多的娛樂;但現在時代不同了,書對孩子來說不具吸引力,因此,圖書館一定要進最新、最暢銷的書,才能吸引學生。」
 

2 提升孩子閱讀和學習的興趣

除了圖書資源之外,莒光國小每學期舉辦主題式活動,透過結合孩子所學課程與主題性書籍,引導他們學習和閱讀的興趣。

例如:這學期舉辦「魔數術學」展,除了邀請作家、「數感實驗室」的賴以威老師到校,並整理出平時孩子幾乎不會借閱的數學類書籍,讓孩子有機會去翻閱。另外也設計解謎的遊戲學習單,吸引2至6年級的孩子踴躍參與。

之前辧過的主題書展還有:科學、SDGs(永續發展目標)、走讀台灣等。黃英琴指出,「如果沒有刻意引導的話,孩子就只會看《科學實驗王》、《尋寶記》等漫畫,不會主動去拿其他書來看。」當他接觸到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其他類型的書,才可能去翻閱、延伸閱讀範圍。如此一來,閱讀習慣才會改變。

經費不足,造成閱讀資源落差大

莒光國小幾年前圖書館改建,館藏書依據書況和適讀性,重新上架。「圖書館不是書庫,」有些太老舊的書或是借閱率太低,就做「漂書」,讓有需要的孩子自取。

和很多學校相比,莒光國小每年度圖書購置經費3.5萬元,因學校極重視閱讀,每年成功募得家長會5萬元的贊助經費,讓圖書館有基本的圖書資源。黃英琴不諱言,「購書經費這件事很重要,圖書館必須有足夠的藏書,才能活用。」像是辦主題展如:數學、SDGs等主題,不可能只用館藏舊書,必須購入新書,才能夠吸引孩子入館。

陳昭珍指出,「很多學校完全沒有編列採購圖書的預算,而是仰賴家長會募款或募書,如果我們把閱讀視為很重要的事,就應該從制度上去支持這件事。」

中華民國出版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吳政鴻指出,從「110年學校圖書館閱讀風貌與閱讀力分析報告」來看,中小學每人平均購書經費大約介於150元上下,相對不足。他建議「地方政府要編足購書預算,中央補助經費則改以年度『固定預算比例或金額』,」如此,才能落實閱讀平權,確保每個孩子都享有閱讀資源。

文/未來Family 圖/孫沛群

※本文由未來Family授權,原文出自「閱讀素養」怎麼養?帶孩子善用公共圖書資源,有效打造孩子的閱讀力

延伸閱讀
「閱讀」將影響孩童學習表現!兒少認為閱讀可幫助自我探索、與世界接軌
素養時代來臨!如何教小孩長文閱讀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