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近 9 成人曾為痔瘡所苦,孕產婦也有高達 76%曾出現過痔瘡症狀。孕產婦因懷孕腹壓增加、便祕加劇,導致痔瘡更容易好發。痔瘡脫垂除了會帶來疼痛,排便時還會出現鮮血,嚴重時可能導致貧血,影響生活品質。要如何預防痔瘡呢?3 原則避免痔瘡成為生產的後遺症。

產後預防痔瘡 3 原則
多吃高纖維蔬果
建議在懷孕期間或產後調養時,應多攝取水分與蔬果,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以促進腸道蠕動、維持排便順暢;若仍有需要,也可適度補充益生菌,或請醫師協助開立軟便劑、輕瀉劑等藥物。
別久坐久站
久站或久坐會造成肛門血液循環淤滯,容易產生痔瘡。孕產婦因活動不便、需要休息而較易久坐,也就容易被痔瘡找上門。建議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像是散步、快走等。運動能促進肛門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避免痔瘡惡化;坐姿應採舒適姿態,勿久坐超過 1 小時以上。
天天溫水坐浴
排便後可使用溫水清洗肛門,並以毛巾或衛生紙輕輕按壓擦乾;若無法以溫水沖洗,也可改用濕紙巾清潔。應避免用乾的衛生紙反覆擦拭,以免刺激局部、導致痔瘡出血情形加重。建議每日以臉盆盛裝比體溫稍高的溫水,進行溫水坐浴 1 至 2 次,每次約 10 至 15 分鐘。溫水坐浴能促進肛門周圍血液循環,並有助於軟化痔瘡內的血栓,達到緩解不適的效果。
文章內容來源:孕期產後痔瘡困擾大!專家盤點預防痔瘡 3 關鍵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產後血虛氣虛怎麼補?3階段照護產婦
坐月子不發胖、不水腫!中醫分享2瘦身關鍵
產後憂鬱不是假鬼假怪!親友4招陪伴準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