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不休怎麼哄都哄不好,總讓人焦慮又手足無措。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稱職的照顧者,但孩子反應無法預測,有時候可能會做出什麼事導致照顧者一時抓狂,此時從心理學角度會將父母作為「需要協助」的對象。孩童哭鬧時,在現場的家長可透過 5 步驟應對,先平穩自己心情,以免發生意外憾事。

照顧者緩解情緒 5 步驟
- 停:將寶寶放下,安置在安全的地方或嬰兒床,先讓自己不安、慌亂等情緒按下暫停鍵。
- 走:立即離開現場,透過空間轉換,爭取時間重整自己的情緒。
- 吸:嘗試從1數到10, 邊放慢呼吸,試圖緩解焦慮或緊張的情緒。
- 動:試著動一動、伸展一下,透過身體活動重新調節情緒,若動不了可藉由按摩工具,適度鬆綁緊張的肌肉,調節情緒。
- 轉:讓自己閉上眼睛,做冥想或小睡一下,讓自己轉換思緒重新再開機。
照顧者在無法好好安撫自己和孩子時,建議先把所有手邊的事情暫停。而將孩子暫時放在安全處,比起抱著走來走去,更為安全。因為照顧者在狀態不佳時,一直看到孩子,不舒服反而可能會因此誘發,和孩子留在同個空間的風險會更高。家長即時冷靜下來調適自己的心情,才能為兒少帶來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減少憾事發生的可能。
文章內容來源:孩童哭鬧不停!家長情緒瀕臨失控怎麼辦? 冷靜 5 步驟:先離開現場
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小孩反應大容易崩潰?高敏兒常見5種表現
鼓勵使孩子面對挫折更有彈性!3 技巧促近親子關係和諧
孩子吃藥就吐還要補吃嗎? 5 個兒童用藥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