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長假,或是平時突然不想寫功課都是常發生的事情,家長細想,今天孩子不寫功課,你們都如何解決這些狀況呢?諮商心理師紀盈如說明,大部分的家長無法接受孩子不寫功課的行為,因此一定會要求子女趕緊寫功課,但她提醒向孩子進行勸導時,應避免 2 個 NG 行為。
10 歲的小彥(化名)在平時偶爾會不想寫作業,放完連假後更是不用說,同樣無法收心和靜下來完成功課,惹得爸爸媽媽很是擔憂及煩惱。剛開始,父母告訴小彥,寫完功課就能看電視、玩電腦,卻發現這方式只在初期有用,漸漸就無效了。
家長常見 2 NG 行為,你中了嗎?
後來父母過於憤怒,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對著小彥大吼「不寫作業就不要吃飯!」、「功課寫不完不准睡覺!」最終親子關係出現裂痕。諮商心理師紀盈如說,這都是家長面對孩子不寫功課的狀況時,最常出現的 NG 行為,這些 NG 行為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NG 行為 1:條件交換
如同小彥父母一開始的處理方式,當小彥不寫功課,父母就會告訴小彥寫完功課可以得到一些好處,藉此吸引孩子完成作業。紀盈如指出,家長最終會發現,子女可能不再因爸爸媽媽提出的條件而心動,也就是說「條件交換」的模式只是暫時解決孩童不寫功課的麻煩,而非真正激發孩子的動機,因此總有一天會失效。
NG 行為 2:吼罵威脅
當子女不做作業,爸爸媽媽難免焦慮著急,甚至無法控制自身情緒而對孩子大吼大叫。紀盈如提到,父母除了吼罵外,還常使用「再不怎樣我就怎樣」的說話方式「威脅」孩子,像是「不寫作業就不要吃飯、不能睡覺」等。但吼罵威脅容易加深孩童不安全感,後續更可能對親子關係造成負面影響。
華人文化使家長習慣逼人、幫子女做好一切
受到華人文化影響,父母們通常希望自己讓孩子無後顧之憂,甚至「我不能讓孩子過我以前的苦日子」、「我不要讓孩子經歷或嘗試我以前做錯的、走過的路」都是家長們普遍抱持的心態。因此家長慣於緊迫逼人、過度保護,為孩子善後、幫他們鋪路都是華人文化特性,即使年代更迭,文化對大眾的影響仍舊如此深刻。
許多家長總無法忍受子女不寫功課、事情做不好,紀盈如請家長自我檢視,「是否常因為孩子東西該帶不帶、事情該做不做而憤怒?嘴上說著憤怒,行動上卻幫孩子做好所有事。」紀盈如強調,當家長基於內心焦慮,不是逼孩子,就是幫孩子做好所有事,久而久之孩童也會不願自己負責,因為他們會感覺到總有人比我更緊張、比我更在意,所以我不在意也沒關係。
面對孩子不寫功課,家長應抱持「正確心態」
當爸爸媽媽面對子女不想寫功課時,觀察後發現孩子並非生活遭遇巨大變故或困難,僅是單純不想寫、想玩鬧。紀盈如建議,家長請別因孩子一時的狀況就感到焦慮緊張,先擁有足夠耐心去接受他們的行為,並適時開啟與孩子的對談空間,比如與他們討論怎麼負責、向老師解釋。
紀盈如強調,家長帶給孩子的力量應該結合「保護」和「信任」,2 種力量應取得平衡。她說明,保護的力量包括預防孩子受傷、希望孩子不要遇到危險等;信任則是鼓勵孩子勇於嘗試、負責、承擔和挑戰。因此,如果孩子不寫功課只是偶發性的,紀盈如建議,家長可以試著相信孩子知道他們自己的行為,也能為此負責,不用太緊迫逼人,也是讓自己鬆口氣。
回過頭來,紀盈如希望家長能夠思考,孩子不寫功課的背後,爸爸媽媽擔心的究竟是怕孩子被老師責罵、還是小小行為會影響成績及未來發展?「爸爸媽媽不要過度被社會標準綁架了!」紀盈如表示,家長往往認為寫功課、上學都是孩子的必修功課,其實這都只是孩子走向獨立的其中一種方式。
不寫功課≠不負責任!教孩子如何承擔才重要
另外,家長們往往擔憂,孩子不寫功課就是沒做好學生本分,進而認為孩子不具責任心。紀盈如強調,兩者並無相關,若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她鼓勵家長們,讓孩子從小就習慣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及責任,這才是培養起孩童責任感的關鍵,與作業是否完成真的不相關。
以寫作業來說,如果孩子年紀尚小,恐怕還是無法向老師解釋清楚,因此紀盈如認為,爸爸媽媽們可以問小孩「需不需要陪你跟老師說?」讓孩子知道「爸媽會陪我去面對,但我也一定要面對。」在一次又一次的過程中,讓孩子學會面對老師的疑問,再慢慢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解釋和負責。
紀盈如多年來幫助孩子拒學的個案與家庭,也曾協助許多家長調整想法,她強調,通往孩子人生結果的選擇很多種,寫功課與上學不是絕對、唯一的解答。因此當孩子出現狀況,無論不想寫功課或出現任何反常,最重要的事絕不是逼迫,而是在保護與自由兩者間拿捏恰當的平衡,讓孩子從過程中學會承擔與負責。
文/陳韋彤 圖/雷思瑜
延伸閱讀
別再體罰!親子教育專家教 3 招 讓家長落實正向教養
孩子突然行為反常?心理師建議:家長 2 步驟引導孩子說出心內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