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高敏兒系列 6》高敏兒家長的必修課題!兒心科醫師提點 7 個教養守則 幫助孩子活得更開心自在

家有高敏兒系列 6》高敏兒家長的必修課題!兒心科醫師提點 7 個教養守則 幫助孩子活得更開心自在

有些孩子天生具有高敏感特質,容易因為小事產生很大的情緒反應,這也讓父母們在教養上飽受壓力,這些孩子近年在越來越多的育兒討論中被稱為「高敏感兒」。對於這些情緒反應高敏感的孩子,在生活和教養上家長如何應對,兒心科醫師提出 7 個具體且實用的教養守則。

近年來由心理學家 Elaine Aron 所提出的「高敏感族」一詞,引發了許多爭論,例如其與常見兒童發展問題的差異。

對此,高雄慈惠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成毓賢提醒,確實有部分的孩童在行為特質上可能有「自閉症類群障礙」(ASD)的傾向,但卻不完全符合 ASD 的診斷。當遇到這種狀況時,建議可先持續觀察,不要下定論,再依照孩子需要關注的面向,給予適當的訓練。

若是孩子在情緒管理方面比較弱,可安排參加情緒管理的訓練課程,在團體或課程的過程中,治療師對小朋友的特質會更清楚,也可以提供給臨床醫師參考,對診斷做出更精確的判別。針對情緒反應「高敏感」的小孩,成毓賢醫師提出 7 個守則,作為高敏感兒家長的教養參考。

守則 1:讓孩子對改變有心理準備和時間調適

事先讓孩子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對於避免強烈情緒反應會有幫助。比如要上新的幼稚園前先去熟悉環境,以及讓孩童知道接下來可能的學校作息。

平日生活中在轉換活動時也可提前告知,像是遊戲時間結束前 5 至 10 鐘就預先提醒,讓孩子有心理準備,而不是馬上就要結束或做下一件事情。

守則 2:父母能花更多時間與孩子進行溝通

父母也要有心理準備,必須花更多時間與孩子溝通。雖然這樣的過程可能很煎熬,但卻相當重要。因為孩子可能無法快速搞清楚狀況,藉由不斷增加他們的學習經驗,讓他們對事情有更高的掌握度,焦慮感也能因此減少。

父母如果沒花時間去解釋、沒有給小孩時間去吸收學習,小孩下次還是會對同樣的事情上感到焦慮,情緒反應一樣大。若父母能耐心解釋,孩子慢慢學習到這樣的情境是不用焦慮且可以預測的,也知道應該如何做出適當的回應,情緒反應就會慢慢降低。

守則 3:鼓勵並協助孩子做適當的語言表達

孩子除了表達能力有限,對於自己的感受也不是很清楚,以至於無法判斷自己感受的來源,這會讓高敏感的孩子更加焦慮。

若父母發現孩子在同樣的情境下出現重複的情緒反應,可以協助孩子了解他的情緒反應來由,並教導他表達出來。像是跟孩子說:「是不是這個聲音讓你很不舒服?你可以說這個聲音讓我很不舒服,這樣我們就會知道怎樣幫助你。」

守則 4:協助孩子辨識誘發情緒的高危險環境

如果可以的話盡量避免,無法避免的話也要事先討論出一些因應的方式,以及尋求協助的方法。比如教導孩子,當遇到很不舒服的情境時,可以怎樣表達向父母尋求幫助,或是如何離開刺激源讓自己靜下來。

守則 5:父母盡量避免使用情緒的字眼和反應

情緒會互相影響,高敏感小孩的強烈情緒反應,往往也會誘發父母的情緒,變成惡性循環。情緒學習記憶會讓小朋友下次更敏感緊張,因為當遇到不舒服的情境時,就會聯想到父母的反應,讓情緒更為緊繃。

家長在和孩子說話時應清楚表達且不要有太強烈的情緒,例如以溫和的口吻表達孩子的行為讓自己覺得難過,取代以激動的斥責方式來和孩子溝通,這樣孩子才會注意到父母所說的話,而非只受到情緒上的衝擊,如此一來也能夠真正把話聽進去。

守則 6:家長應給予孩子清楚且一致的規範

敏感的小孩對於未知的焦慮感更高,因此不清楚和不一致的規範,只會讓他們更緊張和無所適從。父母應清楚和孩子說明遵守的原則,且確保孩子有聽懂。

當孩子發現可依循的原則,知道自己該做的是什麼,怎樣才不會讓父母不高興,焦慮感自然就會降低。家長不要覺得孩子能輕易理解且記得父母的規範,孩子的記憶不如大人,大腦也尚未發育完全,需要一再地清楚教導,孩子才能慢慢學習且有穩定的表現。

守則 7:盡量使用正向的鼓勵取代負面的處罰

家長給予孩子鼓勵是因為孩子有進步了,而不是要達成父母心中的目標。像是今天孩子在這個情境下雖然還是生氣了,但能說出自己的不舒服,就是有進步,應該給予適當的鼓勵。

父母可以對孩子說:「我發現你這次雖然生氣了,但願意把感受講出來,而且這次你嘗試控制住自己沒有亂丟東西,這樣的進步我覺得很棒。」當然後面可以再加上「下次可以怎樣做會更好」,讓孩子在接受鼓勵的同時,知道自己未來可以進步的地方。

在教養的路上,父母的情緒管理應以身作則,但以身作則並不是要父母自我批判,而是看清自己也了解自己是否需要協助。

成毓賢強調,父母是孩子最佳的學習榜樣,父母在遇到困難時願不願意勇敢面對且尋求幫助?如何表達自己情緒?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這些孩子都會看在眼裡,也會很習慣地複製和模仿父母的行為模式。

最後也提醒父母,應該關注自己的情緒反應和心理健康,特別是家中有特殊需求孩童的家長,如果有需要,建議父母也該尋求專業的協助,一起度過教養的難關。

文/孫珞軒 編輯 / 賴以玲 圖/雷思瑜

1.諮詢專家:慈惠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成毓賢
2.參考文獻: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A Review in the Light of the Evolution of Biological Responsivity

延伸閱讀
6 成父母曾對孩子施行打罵教育!兒盟:家長應翻轉觀念,讓正向教養取代體罰
別再體罰!親子教育專家教 3 招 讓家長落實正向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