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吃飯時間,家長便要催促家中孩子吃飯,並捧著碗追著孩子,一口一口餵著飯菜,很多家庭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景況。不過這樣不僅父母心力交瘁,可能會影響孩子手部靈活性,甚至出現發展遲緩的狀況。
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洪麗珍表示,幼兒慢慢成長過程中會開始在自然環境下展現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如:吃飯、穿脫衣褲、穿脫鞋子等,這些日常例行的練習機會可以提升身體的功能。
像是肌耐力、關節活動度、協調能力、記憶力、動作計畫能力、空間概念、身體架構概念等,都是透過這寫工作,慢慢訓練而來。
拿東西總掉地上,家長注意:孩子是否小肌肉發育不及?
洪麗珍分享,她產餘件案例,是家長被幼稚園老師反應孩子的手總無力,連鑲嵌積木都無法組合或拆解,拿玩具常常掉到地上。媽媽帶他至復健科門診,並跟醫師補充,發現孩子握筆的姿勢不好,書寫無力、排斥畫畫。
家長可以觀察一下自己孩子,一般來說,孩子在接近 1 歲大的時候,會開始單獨使用食指,像是用來按按鈕,指著自己想吃的東西,或是在親子共讀時指著繪本。
有些孩子發育比較慢,或是相對的刺激比較少,因此孩子會到15~18個月,才開始發展這些動作。如果都已經一歲半了,出現這些動作的頻率還是很低,建議可尋求醫師協助檢查,看是不是孩子的小肌肉發育慢了。
玩遊戲刺激小肌肉,將來拿筆更順利
衛福部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沈靜萍表示,孩子在任何學習過程都是「循序漸進」的,孩子小肌肉發展要到4~6歲才會慢慢成熟穩定。不夠可以搭配遊戲,刺激孩子的手部肌肉發育。
她認為,握筆可以早,並配合幼兒美感教育,只要孩子喜歡亂塗鴉或畫畫就可給予幼兒粗蠟筆亂塗鴉,等到中、大班時就可越來越靈巧使用筆。沈靜萍建議,可透過一些活動,增加孩子小肌肉刺激以提升未來正確握筆筆姿:
- 把黏土搓長條,用剪刀剪成一段一段的,增加小肌肉力量。
- 用黏土搓湯圓增加小肌肉力量與靈巧度。
- 用噴瓶噴水或澆花,增加小肌肉力量。
- 夾彈珠放置積木上,增加小肌肉力量與手腕穩定度。
- 用錢幣訓練手指傳遞(手指到手掌;手掌到手指傳遞),增加手部靈巧度。
日常培養獨立能力,也是訓練信心
洪麗珍表示,幼兒自己練習吃飯、穿脫衣服等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好處有:
- 以身體功能來說可以增加大、小肌肉力量,來穩固以後從事拿剪刀、畫畫、書寫…等精細活動的基礎。
- 以心理功能來說,如果幼兒自己可以處理自己的事,他會有「我長大了」的感覺,漸進地更有自信心和成就感,會有學習獨立的習慣;
- 來每天執行這些有目的性的活動也可增加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
- 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幼兒更能適應學校的生活與也更能專心於學校的學習生活。
洪麗珍建議,當小孩稍有能力時,即可讓他們嘗試自己吃飯、穿脫衣物,父母在旁協助要越來越少,才能提升小孩的身體功能,也才能建立小孩的自信心與成就感。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孩子好動講不聽 中醫師:平常吃太多燥熱的食物
吃蜂蜜竟中毒送醫!這 5 種食物小孩真的不要碰!
孩子出現O型腿或X型腿, 需要動手術矯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