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新冠疫情已經基本上平息住,但是將近半年來的戰戰兢兢,讓許多人聽到身邊的人發燒,依然會心裡一緊。尤其是小朋友出現發燒咳嗽,家長就更緊張了。
台灣目前雖然不用擔心社區內的傳播,但是連日高溫,其實有不少傳染病已經蠢蠢欲動,近日有 3 種疾病,症狀甚至跟新冠病毒都很像,需要爸爸媽媽特別留意。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很強的出疹性疾病。
傳播途徑:以飛沫或接觸傳播為主要傳播途徑,感染後可獲得終身免疫。
發病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多見於兒童,2-6歲為高發。冬春季節多發。水痘患者為傳染源。
表現症狀:感染後可出現如發熱、乏力不適和厭食等前驅症狀,1-2天后身上出現皮疹,一開始主要分佈在頭、面、胸、腹及背部,繼而再擴展到四肢。
皮疹往往很癢並且發展迅速。起初皮疹為紅色斑疹,後為凸起的丘疹,而後變為水皰,繼之水皰破潰,開始迅速結痂。
如何治療:水痘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即該疾病能依靠自身免疫就可痊癒,無合併症時只需對症治療及一般治療為主。水痘一般痂脫後不留瘢痕,如發生感染則會留瘢痕。有時病毒感染後長期存留於神經節細胞中,多年後被某些因素激發後,引起復發感染,導致出現帶狀皰疹。
預防方式:目前施打疫苗能預防水痘,對病毒產生抗體,保護力約達到九成。在台灣水痘目前僅施打一次,臨床上常見許多案例,一歲時曾施打疫苗,到了小學卻又長水痘。因此,推估疫苗的保護力最多維持五至十年之間。
二、腸病毒
由腸道病毒引起,並且好發於兒童的一種傳染性疾病。
傳播途徑:手足口病主要是以糞口途徑及接觸污物兩種方式來傳播,比如接觸患者糞便、唾液、鼻涕後進食,觸碰被污染的物品等。
發病人群:特別是以3歲以下年發病率最高。
表現症狀:患兒大多有發熱、食慾不佳等症狀,同時還伴有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流涕等。患兒常常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散發性的皰疹和潰瘍,引起患兒哭鬧、拒食。
多數患兒可在7天內痊癒,痊癒後病變部位不留瘢痕或色素沉著。但是少數患兒疾病發展迅速,病情危重,在短時間內可出現嚴重的多系統損害的表現,甚至出現死亡。
預防方式:小兒科醫師陳映庄表示,腸病毒流行期間,其實如果只是限制小朋友去公共場所並不夠,許多大人會從外面把病毒帶回家而不自知。提醒家長們也要留意自己的衛生狀況,回到家裡不只是洗手,最好連衣服都要換掉。
陳映庄特別提醒,酒精對腸病毒並沒有效,包含一般乾式洗手液也是如此,其他不具消毒效果之清潔用品更無消毒效果。
【漂白水稀釋方式】
嘔吐物消毒➡ 5000ppm= 1:10稀釋 = 100cc泡成1公升 = 免洗湯匙6.25 瓢 + 1瓶大瓶寶特瓶 = 免洗湯匙50 瓢 + 8瓶大瓶寶特瓶
周遭環境擦拭➡ 1000ppm= 1:50稀釋 = 20cc泡成1公升 = 免洗湯匙1.25 瓢 + 1瓶大瓶寶特瓶 = 免洗湯匙10 瓢 + 8瓶大瓶寶特瓶
三、諾羅病毒
諾羅病毒只需極少的病毒量便可傳播,因此傳播力非常強,容易發生群聚事件。
傳播途徑:諾羅病毒的傳染力非常強,只要20隻以下的病毒就有傳染力,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也可能受感染。病人的嘔吐物或糞便中就有成億上兆的病毒,只要病人嘔吐或腹瀉後手沒洗乾淨,或是接觸到嘔吐物,其他人都很容易被感染,所以諾羅病毒容易造成大流行。
發病人群:所有的年齡層皆有可能遭受感染。
表現症狀:諾羅病毒感染引起之症狀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也可能合併發燒,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一般而言,小朋友的嘔吐症狀較明顯,症狀多會持續1至2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
預防方式:諾羅的預防關鍵還是在避免接觸到病毒。兒科醫師徐嘉賢在臉書就有指出:諾羅病毒的結構不帶有封套,酒精是沒辦法抑制他的。而諾魯病毒主要是透過「糞口傳染」,防止飛沫傳染的口罩,對於腸病毒的預防效果並不大。
「請別忽略酒精無效的病毒,酒精不是萬能,洗手才是王道!」徐嘉賢強調,請別只顧著「酒精可以消毒冠狀病毒」,酒精消毒是在「沒辦法洗手的狀況下」使用的替代,並非放在第一位。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9 大 QA 帶你認識酒精殺不死的「腸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