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痛?會不會不孕?會不會都留下陰影?這是許多女性在面對「子宮內膜擴刮手術」時,心中最真實的擔憂。許多曾經遭遇過的女性主訴:「聽到刮子宮三個字,就開始焦慮」,更有人術後久久無法從創傷中走出。
一名 30 多歲的女性,因為自然流產接受傳統子宮擴刮術後,竟持續出血不止,追蹤發現子宮內仍有殘留,才轉由子宮鏡手術處理,術後立即止血,並在數月後自然懷孕,之後平安產下健康寶寶。
收治個案的禾馨安和婦幼診所婦產科主治醫師曾浩原表示,患者當時最擔心的,就是怕自己再也當不了媽媽。但透過正確的手術方式與醫療照護,能讓這樣的遺憾不再發生。
哪些狀況需要刮宮?
曾浩原指出,無論是流產後的處理、產後胎盤殘留,或是異常出血等情況,當醫師建議進行「刮宮」時,對不少女性而言,不只是身體上的挑戰,更是心理上的巨大壓力。
傳統的「子宮擴刮術(D&C)」治療,透過擴張子宮頸後,以器械「盲刮」清除子宮內組織。但因為「看不見」,醫師只能憑經驗手感操作,較容易出現組織殘留、子宮內膜受損,甚至引發沾黏、影響日後受孕等問題。
子宮鏡手術三優勢
隨著醫療技術日益進步,「子宮鏡手術」成為越來越多專業醫療團隊的首選。曾浩原指出,子宮鏡就像在子宮腔內「裝上眼睛」,可直接看到殘留組織的位置,進而精準處理。相較於傳統盲刮,子宮鏡手術具備三優勢:
- 清得更徹底:可視化操作能大幅降低術後持續出血與二次手術風險。
- 保護子宮內膜:避免刮除過度,減少日後沾黏與經痛問題。
- 保留生育能力:對有生育計畫的女性,是更安全有保障的選項。
曾浩原強調,子宮鏡手術看得見、刮得準,對女性身體的保護當然也更到位。目前在歐美與台灣醫學界,子宮鏡已被廣泛運用於流產處理、胎盤殘留、息肉切除與不孕症評估等領域,逐漸取代傳統「盲刮」方式。
他也提醒女性,當身體出現異常出血、經痛變嚴重,甚至流產後仍感不適時,請不要忽視,盡早接受評估,才是守護健康與未來的最好方式。

諮詢專家:禾馨安和婦幼診所婦產科主治醫師 曾浩原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