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患有唐氏症的孩子在外用餐,因忘記帶錢而遭店家報警處理,該事件引起社會對特殊需求兒少的關注。從事件看回校園,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發現,只有關注還不夠,仍有少部分孩子對於特殊兒持負面觀感,因此家長、同學、老師該如何落實平等與零歧視也成為現在重要課題之一。
有群特殊需求的孩子,在校園生活仍難免碰到與同儕相處上的困難,甚至常被排擠、取笑等不當對待的問題所擾,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公布《友善共融:兒少相處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約 3 成兒少對特殊兒有負面觀感,歧視仍時常發生在特殊兒的生活中。
不理解的氛圍中,排擠嘲笑都常發生
在青少年的心裡,有 30.4% 的孩子認為特殊需求同學會造成別人困擾;25.4% 孩子認為他們會被排擠,甚至出現麻煩(20.8%)、害怕(17.8%)等情緒,更有近半數孩童(47.1%)不想與其同組活動。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患有脊髓型肌肉萎縮症的輪椅女孩雪莉分享,國小階段分組時很常遇到同學拒絕同組的狀況,大聲拒絕、直接換組都曾發生過。
兒少自己觀察特殊兒在校狀況,近 6 成(59.3%)學生發現特殊需求同學在校偶爾/經常/總是沒什麼朋友;過半數(51.3%)兒少觀察到特殊需求的孩子會被取不好聽的外號;甚至 46.2% 學生看見有人欺負特殊兒。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臨床心理師陳品皓提到,團體生活容易形成排除異己的思維與風氣,特殊需求兒少因外顯行為導致更容易受到影響。
幼稚園、國小時期的雪莉可以走路,但因疾病使走路姿勢有點歪斜,卻成為遭到他人指指點點的原因,對她而言,過去的生活裡嘲笑、排擠都是常態。「曾經的我認為自己在同學眼裡就是怪物,沒有資格活著。」直到高中,雪莉碰到願意無私付出的朋友,現在的她終於可以坦然將過去同學的行為歸類為「不理解」,也不再逃避,會盡自己努力說出自己的困擾。
從校園做起,學生與老師一同實現共融
同儕的理解對擁有特殊需求的孩童來說非常重要,調查顯示,8 成 5 的兒少是願意與特殊兒成為朋友的,只是他們往往缺少一份理解的機會,或不知道該如何跨出第一步。雪莉認為,從自然情境中互動,主動邀約、分享東西都是蠻好的方式。「我希望大家把我當一般人,不用害怕冒犯,要是好奇我的身體狀況,其實可以說明擔心與想幫助的意願,或是在跟我變熟之後再慢慢了解。」
兒少代表聞英佐分享,過去自己也曾因不理解,而與特殊需求的同學產生衝突,後來透過老師解釋才得知同學背後的故事與困難。他認為瞭解他人的經歷或困境後,更幫助他設身處地的包容人、為人著想,並產生同理的心。「是產生同理不是同情」,他強調,同情無助於促進友善關係,但是同理與理解可以降低許多偏見及誤會。
老師在促進同學間理解扮演著重要角色,是學生的引導者,雪莉說高中進入班級前,老師先與同學解釋了她的狀況,事先的說明讓更多人願意理解她,也因此交到一些朋友。教師適當說明與溝通很重要,不過陳品皓提醒,老師這麼做之前必須確認特殊需求兒童與其家庭的意願。
孩子態度受父母影響,家庭教育格外重要
學校教育重要,家庭教育抑是!調查指出,超過 9 成的孩子態度、行為受家長影響,如果家長同樣抱持不友善的態度,孩子可能就會成為歧視他人的一員;反之如果父母態度正向,孩子對特殊需求的兒少也會更友善。因此從父母觀念建立起,才能讓孩子真正包容與接納。
父母一定想知道,如何進行家庭教育呢?陳品皓說,當孩子與特殊需求兒童發生衝突,或分享自己的疑問時,可以帶著孩子思考「你認為對方有什麼困難?」孩子第一時間的反應,大多會認為對方是故意的,如果從困難下去做提問與思考,也更能釋懷並理解特殊需求兒少一些無法控制的行為。
直到現在,孩子眼中社會大眾對特殊需求兒少,仍存在不友善的態度。若身為大人沒有以身作則,又該如何能讓孩子擁有包容友善的心?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強調,目前尚有很大努力空間才能達成共融與零歧視的社會與校園。因此大人、孩子都需真正認識特殊需求兒少、與其相處,才有機會在未來某一天讓「特殊不再是特殊」。
文/陳韋彤、圖/雷思瑜
延伸閱讀
多數人都遇過「微歧視」?兒盟調查:近 9 成兒少曾因此被排擠、嘲笑
家有妥瑞兒!父母、同儕、師長做到「這些事」助妥瑞兒生活、學習更順利
照顧自閉症小孩好孤單!「照顧者親職技巧訓練計畫」助家長正向思考、提升親職互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