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口罩解禁》脫下口罩幼兒就診率上升!小兒科醫師觀察:兒童發燒、氣喘風險增

20230307_口罩鬆綁兒童就診率上升 是否繼續戴口罩,家長可多方面評估

出門前拿一片口罩戴上,已經是新冠疫情近 3 年間,許多人的生活日常。近期隨著疫情的趨緩,防疫措施不斷鬆綁,室內口罩令也迎來放寬,校園、托嬰場所內可以自主決定脫、戴口罩,如果脫下口罩孩子需要面臨哪些風險?

從 3 月 6 日開始,校園室內戴口罩規定已跟上放寬的腳步,除了學校健康中心、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等處屬於「應戴口罩」,其它地方都可視教學需求,只要與學校師生充分溝通並取得共識後,便能自行決定是否採取佩戴口罩措施。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脫下口罩後的隱憂:接觸病毒量與時間增加

實際走進幼教、托育場所,孩子、保母與老師在室內仍戴好口罩,連在孩子的午休時間也不例外。對於口罩令的放寬,多數家長還是抱持「制度鬆綁,心態不鬆懈」的想法,因為擔心脫下口罩後,孩子需面臨的病毒風險會提高。對此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林鼎智指出,「基本上脫下口罩,得到傳染病比例會隨之增加,無法避免。」

林鼎智解釋,關鍵在於「接觸病毒量與時間」的增加。他比喻,住在同個屋簷下的一家人若全部感冒,通常第二個感染的患者會最嚴重,因為第一位患者在外得到病毒後,還在潛伏期時,回到家也沒有注意防疫,導致第二個感染的家人暴露在病毒中的時間最久,接觸病毒量最多,症狀也會最嚴重。因此脫下口罩,也代表著嚴重感染的風險提升。

林鼎智說明,其實相關情形在去年 12 月室外口罩令放寬時,就已觀察到門診間兒童就診率增加,這段期間兒童易感染的疾病以呼吸道、腸胃道為主,尤其是經由飛沫感染或空氣傳染的疾病。普遍致病病毒或細菌種類包括:

  • 呼吸道: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黴漿菌。
  • 腸胃道:腸胃炎(諾羅病毒、輪狀病毒等)、腸病毒。

醫觀察:症狀嚴重率上升、氣喘發作比例增

「自脫下口罩後,孩子感染後的嚴重程度有增加,尤其是發燒的孩子變多。」為何將發燒視為嚴重感染的標準呢?林鼎智解釋,輕感冒不一定會發燒,而病毒量若高達一定程度,體內的免疫系統反應過強,便可能造成發炎、發燒,也不見得只有高燒才是嚴重,而是低燒、高燒都須小心。

另外因疾病引起氣喘發作的比例也不少,林鼎智提及,前陣子住院的病童,幾乎都與氣喘發作相關。他解釋,氣喘病人,或本身有過敏體質的民眾,經過感冒後,尤其感染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等,都容易因為呼吸道的發炎,而誘發氣喘,造成後續嚴重咳嗽,甚至呼吸急促。

要脫口罩嗎?家長、醫師這樣看

身為家長難免感到擔心,脫下口罩後,孩子不得不面對的是疾病的風險,對此育有 5 歲幼兒的家長林小姐認為,接觸病毒是早晚的事,比起預防感冒,他更希望孩子能回歸正常生活,不要因為疫情習慣使然,便認為戴口罩是理所當然的行為。而林鼎智則強調,「鬆綁的是政策,也並非強迫,家長仍可以評估後再選擇口罩要戴上或脫下。」

除了回歸到正常生活外,林鼎智指補充脫下口罩仍有許多好處,像是可以減少口水診、接觸性皮膚炎等疾病;認知發展上,幼兒看得到他人表情,更可增加同儕之間的互動刺激,甚至孩子長大後在回顧小時候回憶時,也不會只看到朋友的眼睛,而是真正認識對方的長相。他建議家長們可多方面評估,但也不用因太害怕而變相剝奪孩子發展的機會。

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林鼎智

文/陳韋彤 圖/孫沛群

延伸閱讀
校園口罩鬆綁了!專家教 4 招避免學生容貌焦慮
感冒併發「鼻竇炎」竟是口罩戴太久惹禍!疫情後兒童鼻竇炎病例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