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遊戲權超重要!不只訓練語言發展 它還有「這些好處」

回想小時後,總是呼朋引伴,與朋友們一起在家門前玩跳格子、紅綠燈、鬼抓人、捉迷藏等遊戲。然而現在 3C 氾濫,家長們試想一下,平常孩子的休息與玩樂時間,是不是被手機、平板、電腦佔據了?心理師強調,正因為生長在少子化的年代,現代孩子更需要「玩」,因為它有 14 個好處。

諮商心理師胡展誥回顧以往國小階段的場景,還是孩子的他與朋友,總是動不動就問起「要去玩嗎?」甚至吃飽飯後,小朋友們也時常挨家挨戶去敲門說「無長告,走啦去玩斗貓貓(表示語氣很倉促)。」那時玩的遊戲,不外乎是紅綠燈、鬼抓人、閃電滴滴、捉迷藏、一二三豬頭人等。

「玩的權利」的現在的孩子來說很重要!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就有一條對兒童遊戲權的保障,保證每位孩子都應擁有從事適合自己年齡且安全、快樂的遊戲與休閒娛樂活動的權利。「玩」究竟有哪些好處呢?胡展誥認為「玩」可以訓練 14 個能力,包括:

  1. 口語表達與邏輯思維:玩之前須由孩子自己說明規則,因此可訓練孩童口語表達、邏輯思維能力。
  2. 專注力:遊戲期間,最忌諱「遊戲破壞者」,若聽不懂規則、亂玩一通,無論是誰都不會被喜歡,因此可培養孩子學會專注聽別人說話的能力。
  3. 等待力:過程中,如果輸了就要等待下一輪,比如鬼抓人中,被鬼抓到就算輸,捉迷藏被抓到也是輸,遊戲過程也可訓練孩子等待力,甚至建立等待後才會被滿足的認知。
  4. 控制力:太用力拍打、衝撞他人,都會讓別人不開心,過程會培養孩子力道控制的能力。
  5. 肯定自己:遊戲時可能會遇到需要幫助同隊成員的狀況,孩子可從中發現自己有能力幫助他人,進而認同自我價值、肯定自己。
  6. 社交技巧:孩子無論是在玩樂過程,或在一旁休息,都有機會觀察他人互動方式,以學習社交技巧。
  7. 情緒調節能力:在遊戲中受委屈大哭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因此孩子也會學習到如何控制情緒,進而說出自己內心感受。
  8. 控制衝動:只要太衝動、無理取鬧就沒有玩樂機會,因此孩童學習得到控管衝動情緒的能力。
  9. 尊重他人:若在公園或公共區域使用遊戲器材需排隊,藉此學習尊重他人,不隨意插隊。
  10. 尊重與妥協:學會少數服從多數的決定。
  11. 與團體討論的能力:只要不是一個人進行的遊戲,就會需要花時間討論並決定遊戲種類,孩子可從中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練習與團體討論。
  12. 領導能力:有些孩子會成為團體中的意見領袖、領導者,因此會逐漸領導能力。
  13. 身體能力:遊戲本身能讓孩子鍛鍊大小肌肉、平衡感、體力等鍛鍊身體機能。
  14. 問題解決能力:遊戲時孩子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可從討論因應之道中,學會如何解決問題。

現在的世代 3C 當道,連胡展誥也無法否認,手機、電子產品確實很吸引人,連大人同樣著迷於此,當家長無法提供給子女玩樂的環境與機會時,將 3C 用品提供給他們的確相較容易且快速,不過孩子很難從電子產品的遊戲中獲得社會化的能力。另外家長們又更重視孩子的「競爭力」,使學習凌駕於「玩樂」之上,相當可惜。

胡展誥補充,但在過去的年代裡,與鄰居家孩子、班上同學玩樂溝通的過程中,卻是隨時都在幫助孩子培養這些重要能力。他強調,正因為生長在少子化的年代,現代孩子更需要「玩」,擁有一起玩樂的朋友,才是孩子在成長過程的人際、情緒訓練老師。他也指出,家長們替孩子建立一個快樂玩樂的環境才重要。若孩子有機會與他人一起玩玩遊戲、打打球、運動等,而非只是與他人聚在一起玩手機、討論課業,就別急著反對,讓孩子多多參與吧!

諮詢專家:諮商心理師胡展誥
參考資料:《正因為生長在少子化的年代,現代的孩子更需要「玩」。》

文/陳韋彤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冬天嬰幼兒好發皮膚問題!異位性皮膚炎、尿布疹可以這樣保養
天冷不要穿太多、蓋太厚!家長快學「幼兒專屬保暖法」